天天看點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沒有不開張的生意,有作别者,亦有新進者,不論這個行業是生機勃發還是紅海一片。

華為,進軍列印機市場——業界有些小驚訝,但并不意外。

近些年,全球列印機市場(包括雷射、噴墨、針式)發展平緩。據粗略的統計,每年出貨量不超過一億台。我們大緻按一億台來算,一台的平均價格為一千五百元人民币,這個市場的全球總量即一千五百億。中國市場大約占據四分之一。

對比資料中心、雲計算、AI、5G、物聯網等等這些領域,很顯然,列印機是位小弟弟,總量也就是一個大廠的年收入。

更何況,IT産業一日千裡,列印機這種純工具型的裝置,不切入客戶的實際業務,很難給客戶帶來直接的收益,對生産力的提升并無因果關聯,是以早已被“邊緣化”。給我們最直覺的感受,就是:列印機,不重要吧?

列印機全球市場大趨勢是,雷射機平穩,噴墨略有增長——這其實也是一句客氣話。要不是有中國市場的支撐,研究機構都不好意思公布他們的統計數字。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針式列印機市場主要在中國,盤子更小,不提。

還有一個業内公開的秘密,即是列印機本身是賠本也不賺吆喝,全靠耗材來盈利。是以,不是成規模且積累深厚的大廠,玩不起這個耗時費心的遊戲。外婆不疼舅舅不愛,這就是列印機市場。

但是,列印機産品畢竟還是有需求的,畢竟還關聯着相應的産業鍊、無數的從業者,是以有退出者,亦有新進者。市場始終在那裡,商家則來來往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疫情之後,家用市場确實有明顯的增漲,這是實情,也好了解。不僅是學生這一群體的需求見漲,居家辦公族也如此。

人們的消費觀念,是随着時代發展而變化的。原本總覺得是在辦公室裡才用得着的列印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之後,會逐漸演變成為——家用電器。

是的,人們會逐漸習慣家裡常備一台列印機,有事就用,沒事閑着,再說也沒花多少錢。這有如電視機,如今的您并不會經常看,但家裡需要有一台戳在客廳。

電器化、進入每一個家庭——這将會是如何驚人的增量市場?是以,華為進入列印機市場,您不會奇怪。

不僅于此。更為戰略的謀劃,則是:鴻蒙布局。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作業系統這個話題,要是細講起來,估計得兩天兩夜,咱們還是按下快進鍵。

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要想在安卓和蘋果手中打出一片天,隻能是另起爐竈——華為從物聯網切入,祭出鴻蒙作業系統,以求“萬物互聯”。

當然,這個“萬物”是一種浪漫英雄主義式的稱呼而已,石頭、大樹、貓狗寵物等不包括在内,稍微概括一點的說法就是:消費電子。

照搬華為的官宣,即是——

“1+8+N”戰略:“1”是指華為手機,作為主入口,是核心;“8”代表其PC、平闆、智慧屏、音箱、AR/VR、手表/手環、車機、耳機這8種常見的終端裝置作為輔助入口;“N”則代表如攝像頭、掃地機、智能秤等等外圍智能物聯網硬體産品,涵蓋移動辦公、出行、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五大場景模式。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簡單翻譯一下:華為眼下以及未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大搞以上提及的這些硬體産品,而其底層的作業系統,皆是鴻蒙——鴻蒙将一統消費電子之江湖。

插一句,鴻蒙是開源系統,這一點很重要,不僅意味着開放,還可以規避很多麻煩。

以上我們看到了“移動辦公”,列印機即涵蓋在其中,當然您也可以将其列入智能家居這一類。

商用還是消費,辦公還是家居,如何歸類并不重要,總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印機,是華為“萬物互聯”願景中的一頁,是華為鴻蒙生态中的一環。

劃重點:鴻蒙,将一統消費電子之江湖。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大洋那邊的美利堅,以一國之力打壓異國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其間的無恥及無聊,不提也罷。

要說華為企業級業務備受擠壓,而轉投其他領域,這是實情。

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但您要身處泥濘,那就得轉身轉向。辦法總比問題多,就看華為堅韌又柔軟的好身段。

要說跟列印機廠商搶食,那就太小看華為了。突然,想起了項莊舞劍……

華為,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以上是戰略布局。做出好産品,是戰術。

比如這款PixLab X1雷射多功能列印機,目标人群瞄準學齡期家庭、SOHO、小型工作室和華為品牌使用者,最顯著的特點是“零門檻”以及靠近發現、極簡配網、一碰列印等等——成為鴻蒙一份子,當然天賦異禀。

華為列印機,打的什麼牌?

至于代工這個話題,似乎沒啥可聊的。滿世界的蘋果手機,但您見到過蘋果自己的生産廠嗎?沒有。那您會覺得iPhone很差嗎?産品和制造,是兩個次元的概念。

最後,報告一個好消息:華為面向商用的雷射多功能列印機Pixlab B5,已經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