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劉備這一生非常不容易。作為勵志人物來言,最讓人欽佩的就是,百折不撓的精神。當然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打不死的小強!除了勵志精神外,劉備還有一個特征,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那就是:變和不變的分寸感

劉備善變嗎?似乎沒人承認,尤其是經《三國演義》的渲染,劉備仿佛從一出場就是哭,因而有了“劉備哭出來的天下”之說。但實則劉備卻也是處于變化之中,隻不過他把這種變化,藏得很深!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一、劉備的第一次轉變

劉備第一次變化的分界點,就是劉備鞭打督郵。之前的劉備是利用黃巾之亂起兵,帶着關羽張飛等立下了戰功,進而進入了體制内。可督郵的蠻橫,卻讓劉備認識到了,想靠這種按部就班的提升,簡直不可能。

因為這就需要劉備變得跟督郵一樣,人家這才會帶他一起玩!是以劉備鞭打督郵,就意味着,抛棄了按部就班在“漢體制”内熬出頭的想法。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劉備随後的行動是轉投老同學公孫瓒,被表為“平原相”。這其實就宣布了,劉備開始借助諸侯勢力提升了。先是公孫瓒,跟着就搭上了孔融,通過孔融又跟陶謙接上了頭,最終成為徐州牧!

看下劉備的這個奮鬥過程,已經非常清楚的表面了,這種轉變所帶來的好處。所謂,方法對頭,事半功倍!劉備這一變,就是一片豔陽天!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二、劉備的第二次轉變

張飛丢失徐州,是劉備第二次轉變的分界點!這第二次轉變,對劉備來言是異常痛苦的。從封疆大吏坐擁徐州,到寄人籬下。劉備從此開啟了輾轉逃亡之路,直到遇到曹操,這才标緻着劉備轉變成功!

因為,之前劉備跟曹操的交集,僅僅在于徐州城的争奪時,結果由于呂布搶奪兖州,曹操急于回兵,便順手給了劉備一個面子。是以,劉備跟曹操并沒有恩怨!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劉備打不過呂布,投奔了曹操,也自然受到曹操歡迎。因為此刻的曹操跟袁紹之間,已經分裂了,他需要如劉備這樣的人助陣!最終兩人一起滅掉呂布,劉備此後逃離曹操。但這時,他就已經把曹操看成是對立面了。即,自己有了對手。

故而,這才有了,劉備對龐統的那番表達:我之是以猶豫,不取西川,是因為就是要跟曹操反着來。他反對的我支援,他支援的我發對,他說好,我就說不好,處處标榜我的仁義!但就在這時,龐統促成了劉備的第三次轉變,也是最後一次!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三、劉備的第三次轉變

劉備說出那番成功經驗時,龐統當即用春秋五霸的例子告知劉備:仁義是好,但真正的仁義,是你取得成功之後,而不是現在你現在的奮鬥期!一句話說得劉備茅塞頓開,下定決心取西川。從此,劉備越活越像曹操。

而曹操卻越活越像劉備了。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對漢中的争奪,曹操滅張魯後,劉晔勸他立刻進攻西川,曹操卻用得隴望蜀給否定了。而劉備坐穩西川後,就立刻狂攻漢中,以至于最後都“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那麼劉備為何這麼狠了?因為劉備無論怎麼變,有一條卻沒有變,那就是他想模仿劉秀,既可以說是匡扶漢室,也可以說是他自己要當皇帝!隻因這一條一直沒變,是以劉備才能不斷的改變。

證據就是看劉備的幾個兒子。劉備有一個義子,被記錄下來的有三個親兒子。

義子叫劉封,三個親兒子分别是,太子劉禅、魯王劉永、梁王劉理。把這四個兒子的名字我們連起來讀一下“封、禅、永、理”。

誰說劉備一生奮鬥是為匡扶漢室?你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讀

封禅:是皇帝特權。秦始皇封禅于泰山!

永理,意思就是說,永享(治理)江山!

其中,劉封和劉禅,是劉備還沒遇到諸葛亮時,就已經有的!

故而才說,誰說劉備一生奮鬥僅僅是為了匡扶漢室?其實,對劉備來言,匡扶漢室的前提,是自己要當皇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