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談及蜀漢王朝名将的故事,我先說了有着“神威天将軍”美譽的馬超。這裡,我總結一二:馬超,一代漢末名将,卻隻活了47歲,半生征戰殺戮,卻大半生在逃亡途中,曾經讓曹操“談馬色變”,可最終在蜀地,在孤獨和失落之中,走完了一生。現如今,卻因人品德行問題,備受世人非議,不受歡迎。
不管馬超結局如何,也好歹堪稱蜀漢王朝武将序列第一人。既然有第一人,自然也有第二人,這位武将不是别人,正是劉備的兄弟,叫張飛,字翼德。(《華陽國志》)燕人張飛萬人敵的名号,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劉備最重要的幫手之一,年輕的時候,就跟着劉備出道,可以說是早期的合夥人,另外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關羽了。
劉備稱帝的時候,張飛還是很幸運的活着,不過當了一個車騎将軍。車騎将軍也是漢代時期的武将高階官職,《文獻通考》曰:“車騎将軍,漢文帝元年,始用薄昭為車騎将軍。”是從漢文帝時期成為固定的高階武将,其地位僅次于大将軍及骠騎将軍。僅從武将官職上面來看,毫無疑問,張飛是要比馬超低,這也是很多朋友都在疑問:張飛很早就跟着劉備,怎麼還不如半路投靠的馬超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很難回答,甚至可以說,很好回答,得看看張飛和馬超這兩位大咖到底領了啥職位。
《三國志》記載,馬超拜骠騎将軍的時候,“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先不說侯爵了,就說這個涼州牧,當時也就是馬超曾經稱霸的地方,卻被曹操奪走了,并不屬于蜀漢王朝的領土。換句話說,馬超隻是有着一個空頭銜而已。張飛就不一樣了,“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司隸校尉這個官職,雖然官秩是比二千石,低于中二千石的九卿,當然更低于列侯和三公,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
先不說張飛本身就是車騎将軍,在蜀漢王朝有着執掌四夷屯警、京師兵衛、征伐背叛、出使宣诏等權勢,當時蜀漢王朝的京師無疑就是成都,張飛執掌京師兵衛,又兼顧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可以說張飛是劉備稱帝後,王朝之中,武将權勢第一人。這才是劉備的對待兄弟的,對待親信的作法。
由此可見,馬超在蜀漢的地位,多半是虛的,張飛卻是實打實地坐了武将權勢榜第一把交椅。
張飛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為大哥劉備建立蜀漢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坐上武将權力榜第一把交椅也是實至名歸。劉備是涿郡出道的,走上政治舞台,張飛也還是從這個時候,就開始跟着大哥,走南闖北,東征西戰,無論是在北海救孔融,還是在徐州丢下邳,被呂布追殺,被曹操逼迫,被袁術阻擊,一路颠沛流離,一路戰戰逃逃,從公元184年,到公元207年,蹉跎半生,也沒啥起色。
直到公元208年,張飛才真正大放異彩,曹操逼近,劉備在長坂坡敗退時,張飛挺身而出,僅率二十騎斷後,打響了“當陽橋之戰”,使得曹操的虎豹騎無人敢逼近,從此一戰成名。接下來,在赤壁之戰中,張飛和東吳的周瑜又一次表現突出,重創曹操大軍,為魏蜀吳三國奠定了基礎。
劉備拿下荊州五郡,又開始西進益州,在西取西川的過程之中,張飛表現得有勇有謀,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顔,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将張郃,守住巴西郡,為劉備進入漢中,奠定北方基礎。
萬萬沒有想到,張飛這位重情重義的漢子,在聽到自己的義兄關羽被東吳殺害的時候,義憤填膺,意欲報仇。可惜,不敵自己的情緒太過厲害,在出征東吳之前,因喝酒大醉後,控制不住情緒,鞭打手下,激起兵變,導緻被自己的手下斬殺,反投孫吳。
嗚呼哀哉,蜀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名将,就這樣被自己人殺害了,這離劉備稱帝,張飛上任車騎将軍,司隸校尉還才剛剛半年時間。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文獻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