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一、必然之路

談清朝曆史,洪秀全是位繞不開的人物。這位7歲上私塾,參加了4次科舉,連考了22年,卻依舊是布衣回鄉的讀書人,終于病倒了,以至于性命都堪憂。所謂:一個沒有夢想的人,跟鹹魚有什麼差別。

須知,洪秀全是背負着全家人的期待在讀書奮鬥的,在這種巨大壓力下,其實已經讓他不堪重負了,是以這才發生了這樣一奇事。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洪秀全病重間,突然做了個怪夢:一位白胡子老頭,關愛之色對他說,你是奉上天旨意,來人間斬妖除魔的。

這個事看着似乎很玄乎,但潛台詞卻異常清晰: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擠身獨木橋?

是以這個夢,倘若屬實的話,反應的其實就是洪秀全當時的掙紮心态,心理壓力太大,急需轉移。是以洪秀全病好了後,走上黃巢的道路,也就成了必然。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而清朝當時的狀況,卻又恰好提供了這樣的環境。是以洪秀全的最後成功,說來說去,還是清廷自己的問題。即便沒有洪秀全,也會有其他人。隻不過洪秀全足夠優秀,這點是不能抹殺的。

比如,洪秀全即吸收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傳道模式,又結合實際,利用普遍對洋人的恐懼和神秘,“取西洋經改造”,創“拜上帝教”。如此以來就堪稱是:東西合璧,古今相貫了。這套東西,今天的人雖都看着笑,但在當時卻極其有用且實用!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二、無法跳出曆史架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出自《三國演義》的名言,道出了中國的曆史規律或說曆史架構。但卻已經不适應清末民初的那個曆史時期了。因為那段時期是“三千年未有之巨變”。

之前,中原王朝最大的外部威脅,是來自于陸地的西方(如匈奴)和北方(如契丹),但無論是哪方的外部威脅,卻最終都被中原文明和其文化所吞噬。因為中原文明和其文化是當時最先進的。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可清末民初卻不是這樣。所謂的天朝上國,從文明和其文化上,就受到了嚴重沖擊!洪秀全懂得利用洋人的東西,卻根本不懂得,這個世界再也不說,傳統意義上的家國天下了。是以,洪秀全的這次起義,根由上還是“改朝換代”,推到了重來的原地踏步,他無法跳出曆史架構!

這不能怪洪秀全,因為就算說出“三千年未有之巨變”的李鴻章,也束手無策!是以就更不要提,還認為是“改朝換代”的洪秀全了,例子就是從他對後宮二千多佳麗的管理中,就能看出,洪秀全本質上,還是如黃巢一類的人物,連改朝換代的能力都不具備!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三、如何管理後宮

帝王後宮佳麗三千,并非地位标配,而是一種形容。因為後宮妃子最多的恐怕是司馬炎,有一萬多人。而明孝宗朱佑樘卻是一夫一妻!那麼洪秀全有多少?還真沒确切數字,但據他的兒子洪天富貴被俘後所言:洪秀全有妻子88個,其他女官等大緻有二千以上。

而洪秀全的管理,則堪稱創造了一個奇迹了。因為他親自規定了“十打”,即,在如下這十種情況下,要進行責打!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

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

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

有喚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喜歡八該打。

眼左望右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看畢這十條,是不是都感覺到了,這比伺候皇帝還讓人膽小?且最為奇葩的是,洪秀全後宮内,嚴禁出現男性。哪怕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洪秀全後宮有兩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說出來,還别不信

據洪天富貴所言:他剛八歲時,洪秀全就給他娶了4個老婆,然後讓他去宮外住,以至于他想母親時,必須要趁洪秀全公務最忙時,才敢偷偷溜進去。

而且還記錄了洪秀全晚上睡覺時,女官用扇子為他驅趕蚊蟲時的情景,一個在他頭部,一個在他腳部,那扇子必須離洪秀全身體,一掌之外,絕不能碰到他……

是以才說,這種貪圖享受狀況下的洪秀全,别說“跳出曆史架構”了,他連開國帝王都比不上,是以他最終敗亡,也就根本不稀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