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區頤和路,曾經有一個汪精衛的公館。抗戰勝利後,戴笠帶着大批手下趕到南京,直撲汪公館。他們的目标,是汪精衛這些年搜刮的古玩字畫等财寶。
可搜查的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偌大一座公館隻有一些普通的日用品,竟然連一件珍貴的字畫都沒找到。

這個結果,戴笠自然是不滿意的。他馬上命人帶來了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想要從她嘴裡問出财寶的下落。
陳璧君不愧是汪精衛的妻子,臉皮竟然和他不相上下。她說:“我們家都是一心為民、兩袖清風的好官,家裡除了這套别人送的洋房,根本沒有其它值錢的東西了。”
陳璧君這番詭言,别說老謀深算的戴笠了,連三歲小孩兒也不會相信。但汪精衛一家究竟把财寶藏在哪裡了呢?戴笠開始到處搜查,還建立了一個“敵僞産業處理局”,但仍然沒找到這些财寶。
最後,是一個叫淨安師太的尼姑,公布了這些财寶的下落。
(陳璧君)
原來日本投降後,陳璧君就料到蔣介石一定會派人來南京沒收他們的家産,是以對這筆财産進行了妥善處理,但她一時想不到該把這些東西藏到哪,就和小女兒汪文恂讨論。
汪文恂雖然年紀不大,但頭腦靈活。她建議把這比财寶藏在城裡一座不起眼的觀音庵中。這座觀音庵已經有400多年的曆史了,而且地處偏僻,人煙罕至,沒人會注意到。而且,她和庵主淨安師太相熟,這老尼姑寡言少語,活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會洩露秘密。
主意打定,陳璧君親自到觀音庵與淨安師太讨論這件事,她當然不會說私藏财寶了,而是謊稱新進一批線裝書,想先将它們存放在庵内,等過段時間再來取走。
淨安師太一眼就識破了她的謊言,不過這個尼姑非常機智,她決定将計就計,先把這些财寶弄到尼姑庵再說,于是同意了陳璧君的要求。
(汪精衛)
得到淨安師太同意後,陳璧君果然放松了戒備,放心地把家裡财寶轉移到了觀音庵。戴笠等人果然找不到這些财寶。
這時,做好充足準備的淨安師太現身了。她做了什麼準備呢?原來,她根本不信任“敵僞産業處理局”,擔心自己交出這筆财寶後會被人私吞。是以,她一邊向“敵僞産業處理局”舉報汪精衛家的财寶儲藏的位置,一邊把這個消息傳給了幾家南京的報社。她希望憑借自己和公衆的力量,最大限度讓這筆财富回歸國家。
果然,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南京警備司令和首都警察廳連夜行動趕往觀音庵進行查抄,大批新聞記者迅速趕到,競相報道這個消息。汪精衛這一大筆财寶,最終回歸了當時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