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新冠疫情如狂風驟雨席卷聯盟,中原標準時間12月17日早上,來自ESPN的統計顯示,已有63名球員與兩位教練觸發健康安全協定,而這隻是開始,随後又有5名球員進入隔離狀态,觸發協定總數(球員+教練)已達70人。

早在一周前,NBA觸發健康安全協定的人數已經與上賽季持平,本周情況愈演愈烈,當地時間周二單天就有13位球員觸發,創本賽季單日新高,之前的紀錄是單日4名球員觸發。可預見的是,單日13人觸發極可能不是上限。

正常賽才打了30場左右,疫情就以如此迅猛的态勢發展,NBA接下來要怎麼辦,他們會再一次采取封閉園區的方式繼續賽季嗎?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為什麼疫情突然加重?

NBA疫情突然加重,是美國疫情惡化的展現,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

疫情發展有季節性條件,冬季通常會帶來疫情的擡頭,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的加速傳播,進一步造成病例激增。

冬季以及病毒變異毒株,讓疫苗的防禦力下降,以NBA為例,有97%的球員接種了疫苗,但追蹤監測顯示,随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接種疫苗球員的體内抗體呈現下降的趨勢,研究機構為聯盟提供的資料表示疫苗注射2-6個月後,球員體内的抗體已經難以對新一輪病毒的攻擊産生理想的防禦效果,進而造成感染的風險加大。

疫情反彈是各國普遍面對的問題,但美國尤其嚴重。截止到中原標準時間12月17日,美國累計新冠确診病例突破5000萬,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0萬,兩項資料都是全球之首。過去24小時内,美國新增确診病例134354,新增死亡1257例。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美國對待抗擊疫情存在嚴重的分裂狀态,黨派之間互相扯皮,聯邦與州政府之間互拖後腿,至今也未能形成意見統一的抗疫方案。美國總統拜登曾在9月推出強制接種疫苗的法令,結果不但遭遇共和黨抵制,連民主黨内部也有大量的反對聲音,法令隻能叫停。

疫情政治化,利益化的問題,已經強力阻撓美國的抗疫進度,相關專家制定的計劃或被拖延,或被取消,難以得到完善地執行。至今為止,美國仍有接近40%的人口尚未完全接種疫苗,這一方面展現美國對待疫苗的兩極分化,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美國公衆對于政府的不信任。

美國對待疫情缺少必要的緊迫感,稍有緩解就松懈。9月與10月曾是美國疫情的緩和期,于是各州就放松警惕,之前采取的防疫措施要麼執行力度大幅度降低,要麼幹脆取消,結果被疫情的反彈打個措手不及。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NBA的情況正是美國防控疫情現狀的寫照,NBA在2019-20賽季因為疫情曾停擺,随後在奧蘭多建立封閉園區完成複賽,那段時期采取了極其嚴格的防疫措施,進入園區的球隊人員和媒體工作者每天都要進行檢測,相關人員佩戴報警器和防疫腕帶,前者用來提醒保持安全距離,後者是用于記錄每天清晨的血氧檢測和體溫,相關資料會輸入NBA開發的APP裡面,進入場館時需要掃描,合格方可入館。

複賽園區規定,除了在個人房間或者就餐,其他情況必須戴口罩(球員訓練和比賽時不戴)。相關人員必須在指定區域内活動,随處可見戴着口罩和防護面具的安保人員進行檢查。任何違規的行為,聯盟會依情況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賽或驅逐出園區的懲罰。國王球員霍姆斯就因為領取外賣跨過了NBA設定的營地界限,接受為期10天的隔離處罰,伴随更加嚴格的病毒檢測。

NBA能夠以新冠零陽性的成果完成複賽,與他們的防疫舉措密不可分。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2020-21賽季,NBA沒有繼續采用封閉園區的方式,但在防疫方面仍保持較高的強度,訓練和比賽日都要檢測,以訓練日為例,球員進入球館前先檢測,然後等待半個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檢查結果沒問題才能入館訓練。除了日常檢測外,NBA還對球員場外的活動進行了限制。

随着美國國内在九十月份疫情緩解,NBA也松了一口氣,在防疫強度上開始降低,尤其在球員接種疫苗後,聯盟對于抗疫的态度有些盲目樂觀了。

“我們球員的感染數量明顯下降了,世界上沒有多少地方能夠像我們這樣頻繁檢測,我們知道資料情況,是以我們很樂觀。”在NBA球員70%接種疫苗後,聯盟主席蕭華說。

随着球員接種疫苗比重達到97%,NBA進一步放松了檢測力度,完整接種疫苗的球員,如果沒有症狀出現,就不必接受聯盟檢測。這個改變不僅僅是聯盟态度的松動,也有來自球員工會的壓力,之前連續兩個賽季的賽場内外高強度防疫措施讓球員們很是厭倦,勞資雙方互相妥協,大部分球員接種疫苗,聯盟對接種者放松防疫措施。

當這種妥協出現時,就有球隊高管和隊醫表示了擔憂,但他們也清楚聯盟在美國國内疫情緩解的大背景下,繼續在防疫上嚴格要求球員是難以辦到的。“聯盟在本賽季暫停了之前的一些防疫規定,不對接種疫苗的球員進行檢測,我們當時就擔心這可能給病毒傳播帶來機會,”一位來自西部球隊的總經理說,“但是,我們也了解,在一個普遍接種疫苗的聯盟,繼續保持之前的檢測密度是難以獲得支援的。”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接下來,怎麼辦?

主客觀因素導緻美國疫情持續惡化,并在體育界得以直覺展現,NFL(橄榄球聯盟)僅在周一和周二兩天,就有超過70名球員新冠檢測陽性,NBA的情況也絲毫不樂觀,過去兩周内觸發健康安全協定人數激增,球員因隔離缺席比賽場次相加已超過200場,這些資料還在不斷提升,并且已經出現奧密克戎病例。

情況已是如此,接下來如何是好?

NBA已經和球員工會展開談判,在訓練和比賽日對所有球員進行檢測,不再局限于沒有接種疫苗的群體。在疫情加重的大背景下,球員工會預計會接受聯盟的要求。

“現在我們都看到了疫情蔓延的現狀,我們相信需要更多更頻繁的檢測,”球員工會執行董事米歇爾-羅伯茨說。

NBA正在與球員工會修改防疫協定,除了日常檢測外,還有接種加強針的問題。據悉,目前已有60%的球員注射了加強針,聯盟樂觀估計這個數字有望達到90%以上。

聯盟不能強制球員以及球隊從業人員接種疫苗,加強針也是如此,但可以在措施上進行督促。從當地時間12月17日開始,未接種加強針的球員,可能面對更加頻繁的檢測,球隊從業人員沒打加強針不可以與球員互動,也不能随隊旅行。

由于觸發協定會導緻球員隔離,直接造成球隊人手短缺,球隊高管和隊醫近日來探讨了無症狀病例是否不必隔離的問題,但聯盟對此還是持謹慎态度,因為無症狀陽性的人群仍可能傳播病毒,NBA仍緻力于遵照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與聯盟合作的醫學專家指導處理防疫事宜。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會重返“氣泡”嗎?

2019-20賽季因疫情停擺後,NBA在奧蘭多迪士尼世界将賽季重新開機,當時聯盟打造了被稱為“氣泡”的複賽營地,“氣泡”代表着與外界隔離,最大力度避開疫情幹擾。

随着聯盟疫情加重,尤其是聖誕節即将到來,親友聚會可能會帶來新一波觸發健康安全協定的高潮。聯盟在感恩節的時候就有預料,節日過後全員檢測,結果真是不測不知道一測吓一跳。

如果疫情持續下去,NBA是否會考慮再造“氣泡”,進而避免停擺?

從目前來看,不到萬不得已,聯盟不會這樣做。

建立“氣泡”成本是相當大的,實質就是包下球館和酒店,不允許外人進入。NBA在奧蘭多的營地,每天要花150萬美元,複賽整個打下來花費了1.8億,雖然聯盟财大氣粗,但這種過億的花銷也得慎重着來。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成本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聯盟在2019-20賽季因為疫情導緻複賽期間球迷無法到場,門票損失就高達8億美元,這還沒将比賽日球迷其他消費計算在内。

據NBA公布的資料,聯盟收入有40%與球迷比賽日消費直接相關,包括門票和購買商品等,這些收入隻有在球迷到場觀賽的情況下才能得到充分兌現。NBA在2020-21賽季部分恢複球迷現場觀賽,2021-22賽季已是基本恢複如初,即便疫情重新擡頭,目前也隻有猛龍因為加拿大當地的防疫規定,限制球迷到場數量。

NBA目前已有比賽因為疫情推遲,聯盟正在與球隊就可能出現的比賽延期進行溝通,更頻繁的檢測以及加強針的相關措施也在計劃中,預計很快将得到全面實行,但還沒有迹象表明NBA會減少美國本土球隊的球迷入場觀賽人數,或者采取無現場觀衆的方式進行比賽,雖然這樣做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但經濟損失很大。消息人士稱,NBA為本賽季預設的收入目标是100億美元,如果采用“氣泡”那種模式,不讓球迷到場,這個收入目标難以實作。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但是,再造“氣泡”絕非完全不可能,一旦美國疫情發展到更加嚴重的狀态,并且蔓延到NBA,聯盟就要考慮園區模式,進而確定賽季能夠進行下去,因為這裡面有轉播費的利益考量。

NBA的收入構成有兩個核心部分,轉播費與球迷消費。若是疫情惡化到球迷無法到場,那是NBA無法控制的,他們就需要力保轉播方面不要出現大損失。NBA在奧蘭多的那次複賽,雖然成本高,并且無球票收入,但保住了那個時間段的轉播收益,約為15億美元。

NBA與ESPN、TNT簽訂的轉播合同是9年總價240億美元,2024-25賽季結束後到期,按照慣例通常會提前兩到三年商議續約。已有消息稱,NBA在本次轉播談判中,目标是9年750億美元。

這塊收入大蛋糕,NBA想要吃下去,就要保障轉播商的利益,是以如果疫情真的發展到球迷進不了場,球館都要封閉的局面,NBA很可能會重新開機“氣泡”,最起碼保障轉播這塊的收益,将損失降到最低。職業體育,在商言商。

說個題外話,若是再次走進“氣泡”,湖人球迷可以期待一下,畢竟這支球隊擁有一位“氣泡大神”。

70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停擺危機再現,NBA會再次走進“氣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