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題/曆史上隻有三家分晉?其實你所不知道的還有第四家

圖檔聲明/

盜用警告/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引言:“三家分晉”是春秋時期著名事件,一向自稱中原霸主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至此華夏大地開起了戰國時代的篇章。

但是,曆史上瓜分晉國的實際上是四家,并非三家。具體怎麼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一、晉國無公室、公卿掌權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經過“骊姬之亂”後,就對晉國的王室公子,采取打壓政策。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後來晉國開始設立公卿制度,公卿大夫成為晉國的統治階級。到了晉成公時期,晉國公室衰微,異姓的卿大夫開始慢慢崛起。

到了春秋中期,晉國朝堂被十餘家卿大夫控制,卿大夫各有封地,并且掌控軍隊,經常互相攻伐。到了春秋晚期,晉國隻剩下趙、魏、韓、範、

、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到了春秋末期,範氏﹑中行氏兩家被滅。此時的晉國隻剩

、趙、魏、韓四家。其中的智家實力最強,趙、韓、魏都依附于智家,智家也最有可能竊取晉室。

當時執掌晉國朝堂的智

瑤,以扶持晉國公室的名義,向

韓康子

魏桓子

索取土地,兩家畏懼智氏實力,不得已同意。

趙襄子

卻言辭拒絕,随後智氏便威脅韓、魏兩家出兵協助攻擊趙家。于是爆發了影響曆史走向的“晉陽之戰”。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二、晉陽之戰

趙家面對其他三家的攻擊,決定退守老家晉陽。晉陽作為趙氏的發家之地,被趙氏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城牆堅固、城内糧草兵器充足,當地的居民更是同心協力,勢必保衛家園。智伯瑤的聯軍攻打晉陽時候,趙軍依靠城牆工事,堅守三個月。

為盡快結束戰争,智伯瑤掘開

汾水

灌淹

晉陽城

。大水淹沒城内,時間長達一年多。城内生活非常困難,糧食即将斷絕。人們懸釜做飯,搭棚居住,士兵體力下降,群臣中投降、外逃的思想也與日俱增;晉陽形勢極為嚴峻。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就在此時,趙氏派遣張孟談前往韓、魏兩家進行勸說,策反韓、魏兩家反戈伐智,三家平分智家地盤。韓、魏兩家本就是迫于智家的實力才攻打趙氏的。如今被張孟談勸說,當即決定反戈攻智。在韓、趙、魏三家的圍攻下,智氏滅亡。三家一起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至此,晉國完全被韓趙魏三家控制,後來,周王室各封三家為諸侯,此時晉國這個中原的龐然大物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韓、趙、魏三國。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三、三家分晉,便宜了秦國

晉國作為中原第一大國,一直以來靠着其強大的國力,威懾着他國。三家分晉之前,整個春秋時代可以說完全是晉楚兩國的主戰場。晉國鼎盛時期,不僅壓制齊國,讓其難以重拾霸業,同時逼迫秦國,讓其不敢向東擴充,隻能往西用兵。春秋時期的晉國如同一根定海神針一樣,讓他國難以撼動。

但三家分晉以後,局面出現了變動。韓趙魏三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諸侯國。雖然戰國初期魏國由于繼承了晉國的衣缽,勢力最強,打得秦國不敢東出函谷關,但也僅僅維系了幾十年。三家之間利益糾葛日益嚴重,難以保持團結。在魏惠王時期,魏國就曾攻打過南韓與趙國。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三家之間互相攻伐給秦國帶來了可乘之機,魏國因為攻擊趙國,導緻齊魏之間爆發馬陵之戰,魏國精銳盡失,秦國乘機奪得河西之地。戰國中期,魏趙兩家攻韓,又讓秦國乘機獲得華陽之戰的勝利。

當初是四家瓜分晉國,為什麼最後隻剩下韓趙魏三家分晉?

四、總結

作為三家分晉事件中的“晉陽之戰”,可以說是完全能夠影響曆史的一場重要戰争。戰争中如果趙氏被滅,智氏則會進一步消滅韓、魏兩家,統一晉國。一個統一的晉國,對秦國而言是難以撬動的巨石。隻要晉國存在一天,秦國就絕無可能東出函谷關、一統天下。

可以說三家分晉,打開了秦國東出之路。為秦國日後的崛起掃平了最強的對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