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最近托尼偶然刷到一條新聞,還挺讓人無語的。

新聞大緻說的是有機構指出某廠商前陣子釋出的一款 24.5 英寸 240Hz 遊戲顯示器可能涉嫌虛标,因為它的兩個 HDMI 2.1 接口達不到其該有的效果。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盡管廠商在宣傳頁右上角标了個 * 号注釋說明它的這兩個 2.1 接口其實等同于原來的 HDMI 2.0:

因 HDMI 認證标準細分,HDMl 2.1 分為 TMDS( 帶寬等同于原 HDMI 2.0 )和 FRL 兩種協定,本産品的 HDMl 2.1 接口支援 TMDS 協定,支援的最大分辨率為 1920×1080,最高重新整理率為 240Hz。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但是該機構仍質疑這種寫法是否合适,是以向負責 HDMI授權許可的組織進行了确認,得到的回報是HDMI 2.0 标準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叫 2.1 沒毛病: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好家夥,敢情以後我們買顯示器不能隻看它的接口是不是 HDMI 2.1,還要看它的這個接口具體支援什麼功能,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宣傳誤導。。。

要知道按照原來的标準,HDMI 2.0 與HDMI2.1 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前者可以說是一個已經快要被取代或者淘汰的接口标準,而後者所支援的一系列新特性則足以讓搭載這個接口的電子裝置戰未來,而且還是未來五年内絕對不會過時的那種:

HDMI 2.1 支援可變重新整理率,HDMI 2.0 不支援;

HDMI 2.1支援動态 HDR 和靜态 HDR,HDMI 2.0 隻支援靜态 HDR;

HDMI 2.1 支援 8K@60Hz 和 4K@120Hz 畫面傳輸,HDMI 2.0 最高支援 4K@60Hz;

除此之外,HDMI2.1 版本的接口還支援快速媒體切換和自動低延模式。

别的産品不說,在索尼和微軟釋出的次世代主機 PlayStation 5 和 Xbox Series X 上,HDMI 2.1 接口就是作為它們最大的賣點之一而存在。

要是沒這個接口,那它們的超清畫質和頂級特效根本就沒辦法呈現在顯示器上。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而 HDMI 授權組織把原來 HDMI 2.0 和 2.1 接口統稱為 HDMI 2.1 的做法,等于是讓電子裝置上的 HDMI 2.1 标示喪失了區分作用,這操作就很離譜。

說起來類似這樣的事情已經其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就拿現在最普及的 USB 接口來說,在 USB 3.2 标準沒出來那會,USB 标準化組織本來規定管 USB 3.0 叫 USB 3.1 Gen1,管 USB 3.1 叫 USB 3.1 Gen2。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然後等到 USB 3.2 一出來,叫法就變了。

新規範要求 USB 3.1 Gen1 改名為 USB 3.2 Gen1,USB 3.1 Gen2 改名為 USB 3.2 Gen2,至于最新的 USB 3.2 接口則直接被叫成 USB 3.2 Gen2x2。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欸,就是改着玩兒,表面上看起來更新了其實沒升,你能記住并且區分它們就算你厲害~

之前 WiFi 聯盟對每一代 WiFi 技術标準的命名就更過分。

802.11b、802.11a、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x 。。。這些命名連規律都沒有,普通人根本沒法從命名上區分它們誰新誰舊。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好在從前年開始,WiFi 聯盟終于給 WiFi 引入了新的數字命名機制,通過 “ WiFi + 數字 ” 的方式來對每代标準進行簡化,這才使得我們不會一頭霧水: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按理說,給這些标準命名的意義就是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簡單易懂的了解産品所使用的技術到底屬于哪一代,進而友善我們在同類産品之中進行決策。

如果标準的命名混亂或者不規範,那勢必會給廠商留下很多可操作的空間。

像前面這種用新的 HDMI 2.1 名稱宣傳一款僅具備 HDMI 2.0 接口的顯示器,然後在它右上角标個 * 号、結尾帶上注釋的做法其實已經算比較老實了。

你是沒見過廠商鑽标準命名的漏洞自己搞個命名自己玩,讓人誤以為它是更新版或者更優秀的東西。

比如因為行業并沒對手機 3K 螢幕的分辨率範圍做出明确定義。

是以盡管 Find X2 的短邊跟其它 2K 手機一樣擁有 1440 個像素,但是因為 Find X2 的長邊像素增加到了 3168 個,是以叫作 3K 螢幕沒毛病: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再比如因為當時手機行業并沒有像處理器晶片那樣明确的指出怎樣的屏下指紋才是第幾代。

是以你會看到一旦有廠商推出新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它所使用的屏下指紋技術一定就是最新的,盡管這些手機的釋出時間其實也沒隔多久:

産品 “虛标” 官方卻說沒毛病,以後買東西連參數都不能信了?

像路由器上的 WiFi 6 增強版、WiFi 6+ 這種命名,也是廠商給自家産品起的新名字,它們本質上就隻是比原來的 WiFi 6 路由器多了幾個新東西而已。

就目前來說,我們在買産品時與其看它的宣傳頁,還不如看參數頁來得靠譜,起碼它的各項資料都能給你标的清清楚楚,但凡遇某些參數标有 * 号,那就一定要拉到底看完注釋,不然它不會無故标 * 。

希望其它标準制定聯盟可千萬别學 HDMI,畢竟給标準命名本來是用來防止廠商對我們耍花樣,現在好像反過來了,要刷存在感也不是這麼刷的。

感謝大家的觀看!

撰文:胖虎編輯:小鑫鑫

圖檔、資料來源:

微網誌、知乎、小米官網、索尼官網

中科院半導體所,WiFi6?

騰訊網,HDMI 2.0虛标HDMI 2.1?官方居然說沒毛病!

IT 之家,HDMI 2.0 已死,标準方回應小米顯示器“虛标”争議

愛範兒,WiFi 6 都沒搞懂,WiFi 6E 和 WiFi 6 增強版又是啥?

https://www.hdmi.org、https://www.wi-fi.org、https://www.usb.org

TFT CENTRAL,When HDMI 2.1 Isn’t HDMI 2.1 – The Confusing World of the Standard, “Fake HDMI 2.1” and Likely Future Abus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