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風景速寫(素描),也想給大家“換換口味”。我們有時也需要用一些純粹的東西來為自己開辟一條新的思維道路,就拿今天的作品來說,它們包含了不同風格(派别)、不同觀念、不同社會态度,但目标都是相同的——為大家呈現純粹的自然世界!

素描和速寫的認識是我們一般人對鉛筆藝術難以從概念上了解的關鍵原因。這幅作品,刻畫得很随意,效果也很真實,在像與不像之間塗畫出了自己對世界的了解!
素描的黑白效果很難給觀衆呈現四季的變化特點,也不會像某種“狂放”式的色彩崩裂給人以激蕩的心緒變化,但是,當你路過一幅素描作品時,你總會被素描中的沉寂吸引,此時,你的呼吸、你的思想都會被減慢,生怕每一次的呼吸都會打斷這難以建立的情境感!
一張白紙就好像是一束光,它照亮了陽光下的一切。影子的顔色越深,陽光就越是耀眼,小路上交錯的幾條投影,蜷縮着指向旁邊的木質建築,亦是巧合,亦是有意為之。
當你看待一幅素描時,不把過多的時間用在觀察技法線條上時,你就懂得了一個欣賞素描的關鍵方法,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要看到什麼樣子,但在具體創作時,我們隻能在它周圍徘徊,因為我們要留一個屬于自己和觀衆的空間!這才是藝術高于生活的那一部分!
“人類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提及的這個規律也讓藝術家們不斷地在思考,盡管有些東西可能并不适用于藝術創作中,但是,獨立和整體的關系常常會清晰的劃定人與自然的關系,什麼關系呢?人與自然協調,主要表現在郊外的鄉村與草場;人迹罕至,自然主義至上,用人的視角為自然進行藝術“裝扮”;最後一種就是,純粹的“征服性”或者人類自身的社會性質,盡管有些時候我們已經把人類自己與自然進行分類讨論了,但作為整體關系來講,我們既是整體,又是自然中獨立的部分。
作為一個學畫畫的……“孩童”吧,我深知我要模仿的“自然”是千變萬化的,也明白這無始無終的自然屬性總會留一些痕迹讓我去探尋它。我向藝術家們借各種各樣的“梯子”,去攀爬那毫無支撐點的“天宮”,我試了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的更換“梯子”,不斷地重新開始,當我為嘗試過這麼多“梯子”而自以為琢磨到了掌握自然的規律時,才發現,那無數人仰望的天宮根本不是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