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在大家的印象中,肥胖往往與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連,是老年人的公敵,是以就有了“千金難買老來瘦”一說,殊不知......

太瘦也同樣危險!

老年病中,就有一種以“瘦”為主要特點的疾病,稱為肌少症,主要表現為肌肉量減少,肌肉功能下降。

其實,人體中的肌肉量,在25-30歲左右達到峰值後,就已經開始逐漸下降了。

40-70歲,每10年肌肉量減少8%;

70歲以後,每10年肌肉量減少15%。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這原本都是正常的衰老程序,然而,如果肌肉量以及肌力下降的速度,超過了正常範圍,導緻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全身乏力、走路變慢,甚至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跌倒等症狀時,我們就要警惕肌少症的可能了!

那麼,有沒有一個簡便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自測肌少症呢?

我們可以根據标準,對以下五個問題,進行自測評分,最後将各項評分相加得到一個總分,來簡單自測是否發生肌少症。

舉五公斤左右的物體是否困難?

不用輔助器具能否自行在房間行走?

不用手臂支撐能否順利從椅子或者床上站起?

爬10層台階是否困難?

在過去1年内是否出現過不明原因的跌倒?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總分<4分,則提示無肌少症風險,就可以過段時間再次篩查;

總分≥4分,則提示有肌少症風險,就建議及時就醫篩查,積極進行治療。

對于肌少症的治療,主要分為營養補充、鍛煉、藥物治療三方面。

大部分老年人,通過營養補充和鍛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維持肌肉功能的作用。

一般隻有肌肉量減少非常嚴重,或者由于肌肉量太少,影響到其它疾病的治療時,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雄激素、胰島素調節因子等藥物來增加肌肉。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 營養補充 /

肌肉的合成主要依賴蛋白質,增加蛋白質攝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肌肉的流失。

是以推薦每日攝入1.0-1.5g/公斤體重的蛋白質,尤其推薦選擇動物蛋白,比如選擇從牛奶中提取的乳清蛋白(1000g牛奶可提煉出7g乳清蛋白,能大大減少進食負擔)等。

肌肉與骨代謝有共同的通路,是以推薦每日補充800機關的維生素D,也可以改善肌肉含量和肌肉功能。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 抗阻訓練 /

能夠增加肌肉含量的有效鍛煉,叫抗阻訓練,比如舉啞鈴(或用礦泉水瓶代替)、蹬自行車、遊泳等。

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彈力帶、沙袋等鍛煉肌肉力量,以微微出汗為宜,然後循序漸進,堅持3-6個月的時間。

如果老人存在骨關節炎,不能做蹬自行車等鍛煉,還可以進行水療,比如在水中行走、遊泳等,通過水的浮力減少膝蓋阻力,同時還能達到抗阻力鍛煉的效果。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但也不完全對!

當然,不管選擇何種鍛煉方式,鍛煉到何種強度,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決定。 另外,老年人在生活中還要注意避免跌倒。

老年人骨質多比較脆弱,容易造成嚴重骨折,導緻長時間卧床休息,增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乃至死亡等風險。

其實預防發生肌少症,不光是老年人群需要注意,從三四十歲的中青年開始就應該注意增加鍛煉,儲存肌肉,飲食均衡,保證蛋白質的攝入,才能達到維持肌肉功能的效果。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康琳 副主任醫師《肌少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