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人生在世,不過寥寥數十年。對于已故的人來說,身死魂滅,最後剩下的都是虛妄。但對于已故之人的親信和子女來說,他們留下的财富和遺産,或許能夠讓自己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

普通老百姓一般沒什麼積蓄,老人去世後,孩子們将老人的房子和财産平分也算了事。而很多有錢人的積蓄和遺産,并不僅僅是金錢和房車這麼簡單容易劃分的東西,他們還有古玩文藏,都是異常珍貴。

經常關注社會消息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有錢人在去世之前定立遺囑時,并不會把自己的身家全部留給孩子,而是會拿出相當一部分資産用于捐贈。現在如此,以前也是一樣。

我國著名将領張學良家族顯赫,逝世後卻将巨額遺産捐贈給美國。這對于他來說,沒捐給中國或許是遺憾。但我們扪心自問,或許也受之有愧。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一代名将張學良

張學良是著名将領張作霖之子,于1901年出生在遼甯鞍山。張學良受到父親的影響,自幼學習軍事理論和文化知識,長大了經常帶兵打仗。他是國民革命軍将領,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将領。關于張學良的人生,人們的争議很大。

說到張學良,或許大家能夠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在東北改旗易幟,促進中國完成形式上的統一。張學良這一行為改變了當時中國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也讓他由此被蔣介石記恨。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1936年西安事變,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谏逼迫蔣介石聯合共産黨抗擊日軍。西安事變之後,西北軍内部傳出了殺掉蔣介石和放走蔣介石的争執,但張學良和楊虎城都主張釋放蔣介石。但沒想到,蔣介石重獲自由之後,在1938年把張學良囚禁起來了。

直至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上台執政後,張學良才自1990年起全面恢複人身自由。恢複自由之後,張學良于1993年4月被東北大學聘為名譽校長,5月份,又被哈爾濱工業大學聘為名譽理事長。1995年,張學良離開台灣,作為華僑長居美國夏威夷。

2001年,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因病去世,享年101歲。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張學良的巨額财富

張學良在被囚禁的這麼多年裡,他沒有工作,那它的财富都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既然蔣介石是将他軟禁了起來,那就肯定不會不給吃不給穿。雖然張學良沒有任何工作,但是國民政府依舊會按時發放資金以供其日常生活。

其次,是張學良的祖上資産。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軍閥大家,家中的财富數不勝數。作為其子張學良,自然也不會缺錢。張學良曾在自己和大姐的信件交往中說到“父親留下來了多少财産,自己是不清楚的”。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而且,張作霖雖然給子女和家人留下了大批的金銀珠寶,但是張學良本人還是更喜歡古董字畫。自己手裡有點錢,他就會想着買一些古玩字畫來珍藏。他覺得,相對于真金白銀來說,這些古玩字畫更顯得真實。

後來張學良被軟禁起來後,他的這些古玩字畫也都随身帶着。如果生活遇到了困難,他也會把一些字畫和古玩去典當換錢。

但最珍貴的那些古玩字畫,他從未丢棄或典當,而是一直帶在身邊。也正是因為他的珍藏和愛護,我們如今的人們才有機會看到那些異常珍貴的名人真迹。

最後,是第一任妻子于鳳至的贈與。于鳳至是一個典型的癡情女子,她自小就喜歡張學良,苦苦暗戀。後來他們結婚,育有一女。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于鳳至的父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父親的影響下,于鳳至也成為了一個很有經濟頭腦的女子。在美國時,于鳳至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英文教師。但丈夫被釋放的日子遙遙無期,孩子在美國的生活、教育和醫療都需要錢。于鳳至第一次感覺到金錢的重要性。

于是,她開始換一種全新的視角掙錢。後來,于鳳至經朋友的推薦進入了華爾街的股票交易大廳,她被當時的場景震撼到了。在這裡,有些人一夜暴富,有些人一眨眼成為窮光蛋。

于鳳至對自己很自信,再加上自己的文化知識,足夠支撐她在股市中發展。每當股市上賺到錢,她就會從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資房地産。

漸漸地,于鳳至積累了不小的一筆财富,再也不愁錢了。而對于自己深愛的丈夫張學良,于鳳至也是毫不吝啬的。她買了兩套别墅,一套給自己和孩子,另一套就是專門留給張學良的。1990年,于鳳至在睡夢中去世。根據她的遺囑,她的所有資産全部留給張學良。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巨額遺産為何捐給美國?

對于張學良來說,大陸是自己的故居,是自己長大的地方。但被軟禁在台灣幾十年後又輾轉到美國居住,星移鬥轉幾十年,時過境遷,他對于祖國的印象也異常模糊了。

台灣,是自己被蔣介石軟禁的地方。在台灣,他沒有家人,也沒有歸屬感。台灣給他的回憶,或許也不會讓他把遺産留給台灣。

在美國,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間。張學良非常喜歡在夏威夷的生活,那裡氣候宜人,生活安逸。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而且,他跟趙四小姐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美國對于文物的保護制度是非常到位的。他們不歧視任何一個國家的文物,也不會将文物販賣。在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張學良覺得自己珍愛一生的那些古玩字畫能有一個好的歸宿了。

按照遺囑,張學良的遺産大多數都留在了哥倫比亞大學,一些古董字畫則捐到了美國的博物館。美國也确實非常重視對于這些文物的保護,還專門開設了一個展櫃展覽張學良捐贈的文物。

試想,如果張學良的文物回到了祖國,那恐怕那個時候的國家也無法很好地儲存他的遺物。為此,我們也确實感到慚愧。

張學良為何逝後将巨額遺産捐美國?對他是遺憾,對我們而言是慚愧

小結:

世界上之是以存在着千姿百媚的人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張學良的遺産本就是他自己的東西,如何處置外人也無需置喙,我們更不能站在道德綁架的角度批評他這是不愛國的行為。

或許在張學良心裡,自己沒有和珍愛的文物一起回到祖國的懷抱,也是一種難言的遺憾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