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相信看過清朝相關的影視劇者,多多少少都知道在清朝有一個頭銜叫做"鐵帽子王"。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但是對于鐵帽子王到底是什麼,究竟是官職,還是榮譽稱号呢,擁有鐵帽子王稱号的人物又到底有多大分量呢?對此一知半解者甚多。

一:什麼是鐵帽子王

清朝有封爵制度,而鐵帽子王則是其爵位的一種,但其是最進階别爵位。鐵帽子王的待遇和榮譽是其他封爵所無可比拟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權力就是父亡子受。當鐵帽子王亡故之後,則由其長子受封鐵帽子王稱号。而這份榮譽既然如此彌足珍貴,受封之人則必定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了,縱觀整個大清王朝,前後共計二百九十六年,但是隻有少之又少的十二位鐵帽子王,由此便可看出其地位和分量了。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十二位鐵帽子王,其中有八位都是為大清王朝初期建立過赫赫戰功的,另外四位則是為晚清政權的穩固做出來巨大貢獻的。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前八位鐵帽子王中很多都未能将鐵帽子王的爵位傳承下去,并沒有按照鐵帽子王的規定真正的"父亡子受,永不降低爵位"。

清初獲封的代善禮親王在将爵位傳到第二世時,其第七子便因罪被降級成貝勒。而鄭親王,莊親王則皆被降為多羅郡王,而最著名的多爾衮被皇族剔名、玉蝶清除、挫骨揚灰更是人盡皆知。其餘肅親王、豫親王等也皆是沒有和原來所預想的那樣父亡子受、傳承永恒。

這般看來,似乎鐵帽子王并沒有什麼值得羨慕的了,反而是更讓人多了一份恐懼之意。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然而晚清時期的鐵帽子王的境遇則是完全不同了。

二:晚清的鐵帽子王——醇親王的機遇

醇親王是道光帝之子,自己在道光帝逝世時,尚未滿十歲。也就沒有能力和自己的哥哥們争奪皇位了。然而這位鐵帽子王令人想不到的的是他卻是光緒皇帝的父親。

在醇親王的四哥,也就是當時的鹹豐帝駕崩之後,其唯一的子嗣登上皇帝位,号同治。

同治乃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八位皇帝。其在位期間遇到了很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但是當時的清政府以慈禧太後為權利中樞,故慈禧太後和同治帝便派遣曾國藩以及李鴻章、左宗棠等一幹人等鎮壓起義運動。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最終,也确實如其所願,太平天國被鎮壓。與此同時,更是平定了陝西甘肅等一幹變亂,又興辦洋務運動。在當時的大環境的局限下,也可謂是一名有功績、有作為的皇帝了,甚至在同治帝在位期間,晚清政府還出現了清朝最後一個政治穩定的時局,同時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的最後一個政治穩定的局面——同治中興。

但是好景不長,同治帝英年早逝,時年一十九歲。

本該舉國悲切的事情,但是對于鐵帽子王醇親王個人而言,從某種角度來說卻是一次千古難逢的機遇。

三:光緒之父、宣統之祖——鐵帽子王醇親王

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同治帝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故而慈禧在悲痛中萬般無奈的選擇了自己的外甥——光緒帝。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而光緒帝則是鐵帽子王醇親王之子。故而醇親王也就成了皇帝之父,又是慈禧的妹夫。兩重身份的加持,無疑讓醇親王走向了自己人生仕途和榮譽的頂峰。

母憑子貴在後宮争寵戲中常常出現,子憑母貴而分正庶,這是中國一直以來的規矩,但是父憑子貴恐怕是史上罕見了。醇親王身份的轉變,讓他不僅得到了親王雙倍有餘的俸祿,更是在這個時候真正地獲得了大清王北韓有的爵位——鐵帽子王。

醇親王知世故,懂進退。又有了身份頭銜等各種加持,很快,在光緒十年,醇親王便頂替了恭親王成為了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了。

而在這之後,醇親王就算是逝世之後,鐵帽子王的榮光卻依舊,光緒帝亡故,因為同樣沒有留下子嗣,是以慈禧太後隻好再次尋找可以繼承大統的皇家血脈,這次幸運的是宣統皇帝,就在這時被挑中,時年兩歲。

清朝的“鐵帽子王”究竟有多大權力?你看看醇親王就知道了

宣統帝名溥儀,也就是後來世人皆知的末代皇帝。他是光緒帝的侄子,但是于鐵帽子王醇親王而言,是光緒帝的兒子繼承大統還是由光緒帝的侄子繼承大統皆不重要,因為他們都是醇親王的孫子。

作為光緒帝的父親、宣統帝的祖父,鐵帽子王醇親王可謂是将鐵帽子王的權利和身份駛入了頂峰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