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物,除了燦爛的文化遺産之外,還有很多物質遺産。從這些文物中,我們可以很好地還原古人的生活,學習古人的智慧。但是随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很多文物都遭到破壞,戰争是最大的因素。在戰火中,比如在近代,大多數的文物流出國内,成為很多外國博物館的珍貴藏品,這樣很多國人感到悲傷。不過國内還有很多珍貴文物,自從建國後,人們對于文物越來越重視,而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也不斷提升。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位重慶漁民打魚的時候,一網下去,打到了一件十分珍貴的文物。這位重慶漁民一直在嘉陵江附近打魚,這天他和往常一樣去江邊收網,可是在漁網裡面似乎沒有什麼魚,因為在收網的時候,魚的反應比較小,但是漁網卻很重,這讓人想不通。這位漁民覺得應該是漁網兜住了樹樁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後來這位漁民把漁網撈起來一看,裡面竟然有一根很粗的鐵柱,漁民起初以為是石柱子,後來看到上面有很多的鐵鏽,發現不是石頭的。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漁民心想着,既然是鐵柱子,肯定可以賣一些錢,于是就去了當地的廢品收購站。當時鐵的價格還不便宜,廢鐵收購站的人稱了一下,足足九十斤呢!于是就按照當時廢鐵的價格給了漁民六十五塊錢。漁民心裡面很高興,總比沒有強,畢竟六十五塊錢,在那個年代裡面已經很不少了。因為漁民打到鐵柱子之後,也經常和别人聊起這件事情,人們都議論這根鐵柱子到底是幹什麼的。關鍵這鐵柱子上面還有很多現代人不認識的文字。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當漁民拿着錢離開的時候,當地文物局知道這件事,專家們覺得這根鐵柱子不簡單。于是他們立馬找到了這個漁民,然後在漁民的帶領之下,專家來到了這個廢品收購站,最終找到了這件文物。廢品收購站的老闆自然不能讓專家輕易帶走這件文物,于是經過商議,給了文物收購站老闆兩百塊錢,衆人這才離開。後來專家們查閱了相關文獻,終于揭開了這件文物的神秘面紗。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專家們檢視了鐵柱子上面的文字,經過分析得知,這些文字是漢朝時期的文字,根據文字上面的記錄,原來這根鐵柱子其實是漢武帝時期的。那麼當時人們為什麼會鑄造這麼重的鐵柱子呢?原來在漢朝時期,重慶這裡的水患十分嚴重,尤其是長江。為了能治理好這裡的水患,朝廷指令當地官府修建橋梁,但是在江面上修築橋梁是很難的事情。江水很急,很多橋都被沖毀了。為了能固定好橋梁,于是人們當時的人們想出了用鐵柱子固定橋梁的辦法,後來起了作用,于是一根根鐵柱子插入水底,就是為了讓橋梁更加的穩固。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如果不是鐵柱上面的文字記錄了這件事,人們還不知道原來古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想出了這麼巧妙的辦法,不得不佩服當時人們的聰明才智。其實鐵這種物質最容易被水腐蝕的,尤其是在江水中,但是這根鐵柱子在水中埋了兩千多年,上面的文字依舊清晰可見。是以古人肯定對這樣的鐵柱子進行了一些防鏽處理,不然這樣的鐵制品不可能在水中存在兩千多年。是以這件文物對于古人建橋以及相關的技術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不過在場的專家們都感到慶幸,畢竟當時發現得早,不然這件文物很可能就被破壞了。

重慶漁民撈上90公斤鐵柱,65元賣給廢品站,專家:值3億

當時的專家經過分析之後,感覺這件文物十分罕見,至少值三個億!而當時的重慶漁民以六十五元的價格賣給了廢品收購站,真讓人後怕。專家說這件文物之是以值這個價,主要是國内相似的文物幾乎沒有,而且這件文物的年代十分久遠,存在了兩千多年,能夠儲存下來也實屬不易。後來這件文物一直被當地博物館收藏,是鎮館之寶。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幾十年了,但是對于這位漁民來說,依舊記憶猶新。

作為普通的群眾,我們應該有文物保護意識,尤其是發現文物的時候,要第一時間聯系文物部門。隻有在專業人士的保護之下,這些文物才不會受到破壞。設想一下,如果當時廢品收購站的老闆把這件文物賣給了其他人,被當成普通的廢料融化成鐵水,着實可惜。幸好專家趕來及時,不然如今人民就見不到這件珍貴的文物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