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特派員“别動隊”打通成果轉化“腸梗阻”

“近年來,通過向企業指派科技特派員,助力企業在創新創業、綜合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提升。但除此外,他們還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讀不懂申報指南,不會報項目,不會為研發項目命名等。企業反映,技術問題可以找科技特派員,但是這類業務問題不知道能找誰。是以,我們專門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科技特派員‘别動隊’,命名為‘科技服務專員’,專門解決科技特派員現有功能以外的‘盲區’問題。”12月13日,湖南湘潭雨湖區副區長成學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促成果轉化,“科技經紀人”上線

湘潭雨湖區科教資源豐富,區内擁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軟體職業學院、湘潭理工學院4所院校,以及湘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等近20家科研機關,手裡“把”着一大批可轉化的科研成果。為促進成果轉化,打通缺技術、缺人才、缺平台的小微企業與高校院所之間的“腸梗阻”,雨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緻力推動校企融合,幫企業與高校“結對”,科技服務專員(以下簡稱專員)化身“科技經紀人”,常态化開展“專家教授企業行”活動。隻要企業提出技術需求,他們便在最短時間内,組織專家教授隊伍上門,為企業精準把脈問診。

“我們設定了科技服務專員走訪日。專員會定期走訪企業,建科技檔案,并及時聯系高校科研院所等機關解決他們的技術難題。”雨湖區科工信局黨委書記鄒麒說。

在他們的推動下,今年已解決企業技術難題超20個。就在不久前,湖南科技大學專家與湘潭電化科技有限公司剛成功簽約技術攻關項目。平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科技大學,湘潭牽引機車廠有限公司與湖南工程學院等,也成功實作了産學研合作,并獲批産學研合作基地。

用好政策,專員送“貨”上門

“很多科技政策都特别好。但是小微企業存在資訊‘盲區’,不了解政策,也用不好政策。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專員做了些探索。”雨湖區科工信局局長趙美嬌說。

近3年來,湖南省啟動普惠性研發獎補政策,不過,這一政策最初知曉度不高。以雨湖區為例,2018年獲這一研發獎補的企業隻有24家。

為了普及好政策,專員們每走訪一家企業,第一件事情就是宣講政策。以獎補政策為例,雨湖區邀請專業服務機構做教育訓練,幫助專員熟練掌握研發準備金制度備案、研發獎補申報的業務操作等流程。專員們不僅宣講政策,還分片區、分小組覆寫全區企業,全程指導填報,幫助企業拿到真金白銀的獎勵。今年,該區獲省研發獎補企業數已超過90家,前三季度全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率達15%。

政策送到位,專員的業績也豐厚。今年,雨湖區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增速達53%,高新技術企業增速達26%,技術合同登記和交易額在湘潭市排名第一,有産學研合作的企業達45%以上。

“除了上門送政策、指導項目申報,我們也探索了高效便捷的線上服務。”雨湖區科工信局副局長陳豔陽介紹。通過“雨湖企業微服務”微信公衆号“政策比對”功能,他們助力企業大大提高了項目申報成功率。同時,專員們還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企業培養能熟練操作申報系統的人才。今年,全區企業獲得各級科技項目資金新增超過3000萬元。

俞慧友

來源: 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