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歌頌祖國的恩德。作為構成國家的個體之一,每個人都應該将愛國作為自己的本分。
就如同莎士比亞所說的,懷着比自己生命更大的尊敬、神聖和嚴肅,去愛國家的利益。也如同陳毅元帥所言,“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維護國家的安危與利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對于秦光來說,也是如此。從13歲他加入共産黨的那刻起,他就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了。在後來的抗日戰場上,他無數次命懸一線,又無數次死裡逃生,踉跄着握緊武器對準了敵人。

1943年,抗日戰争即将取得勝利前的倒數第二年,也是黎明前最深層的黑暗。作為支隊政委的秦光被掃中腰部,重傷倒地。
日僞軍按照日本将領的指令清掃戰場,尚存一息的秦光被兩個僞軍發現了。在情況危急之刻,血流滿身的秦光卻得到了附耳的一句“别動,一會就走”。
為國貢獻者,值得最高的敬意。秦光也成為了那一場戰役唯一的存活者,後來繼續為解放戰争、抗美援朝戰争做出突出貢獻。
秦光其人
1917年12月,秦光在湖北黃安縣一個小村莊出生了。當時的華夏已經廢除了封建帝制,但民主共和卻也沒能帶領他們走向新生。軍閥割據下的時代,使他們繼續掙紮在溫飽的第一線,生活在困苦之中。
秦光從懂事開始,就明白了命運的殘酷。他渴望着,有一天這種現狀能夠得到改變,他期盼着,能夠為自己、為百姓、為國家而戰,他夢想着,有一束光能夠帶領他們去達成這一個願望。
是以當遙遠寒冷的莫斯科打響了一場鮮血橫流的革命時,當無産革命的星火在中國各地也亮起時,他就知道,他等到了那束光。
1930年11月,13歲的秦光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當地的工農紅軍隊伍,自此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1年9月,日本在沈陽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同年,14歲的秦光加入了共青團,又在經曆長征後,于1936年轉正為中共正式黨員。
命懸一線
成為中共正式黨員後,秦光所要面臨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就是已經進入全面抗戰時期的抗日戰争。1941年,秦光因為其優秀積極的表現,被中央調任到了魯西軍區特三營,成為了軍區警衛營的副教導員。
當時日軍的鐵騎已經踐踏了我國大部分國土,魯西地區正是他們下一個侵略的要地。這也意味着,秦光所在的魯西軍區即将直面來勢洶洶的大規模日軍。
不久後,秦光就帶領鐵三營在蘇州迎擊了一支兇惡的日軍。當時雙方武器和火力差距懸殊,我方戰士傷亡慘重。最後隻剩下秦光在内的二十多個戰士苦苦支撐。
而最殘酷的是,在炮轟之下,日軍還向我方投放了毒氣彈,除秦光因為腦門被碎物擊中保有一絲意識之外,其他二十多位戰士因為毒氣逐漸失去意識而被日軍成功俘獲。
當日軍要将他們帶往空曠地方屠殺時,是秦光怒吼一聲,驚吓了日軍,也喊醒了其他迷糊中的戰士,給了我方戰士逃生的機會。
但秦光在逃生的時候被日軍接連擊中了左肩和脖頸,昏死了過去。在命懸一線之際,秦光的戰友們發現了他,秦光也因為得到及時的搶救,而從死神手裡搶回了自己的性命。
這一次的經曆和生還,使得秦光得到了“活烈士”的贊譽。但對于秦光來說,他更迫切的期盼是趕緊把身體恢複好,回到戰場上為死去的戰友們報仇。
又一次死裡逃生
秦光在傷勢好了之後立刻傳回了部隊。随着戰事的推進,我國的抗日進入了更為僵持的階段。秦光所在的魯西軍區特三營被重新劃分到了冀南第七軍區,秦光也被中央任命為馬頰河支隊的政治委員。
1943年的3月,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擊,給己方休養生息的短暫時間,秦光帶領隊伍轉移到了地形更為複雜的冠縣張柳召村。但很快,日軍就用炮火炸開了秦光布在村莊裡的防線。
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秦光帶領一支小隊不顧自身安危地沖到了第一線。在向敵軍投擲完手雷後,站在前方的秦光也很快就在日軍的掃射中,被直接擊中了腰部,血流如注。
秦光已經有過命懸一線的經曆,他非常冷靜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傷口,發現子彈并沒有擊穿他的内髒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為了更長久的作戰,為了斬殺更多的敵人,因為流血嚴重失去大部分戰力的秦光選擇了閉上眼,在原地裝死等待救援。
耳邊的炮火聲和槍聲直到一會後才漸漸停歇,秦光知道,接下來還要躲過日僞軍對戰後戰場的清掃。他繼續閉着眼睛,在原地一動不動。
果然,秦光很快就聽到了漸遠漸近的腳步聲。一步一步一步,有一個人慢慢靠近了秦光的身邊。緊接着,秦光手上的槍就被拿動了一下。
由于距離實在太近,秦光的動靜沒有辦法被完全忽視。那個年輕的日僞軍很快便發現了秦光還活着。就在秦光繃緊身體思考怎麼應對的時候,這個年輕的日僞軍又輕輕喊了旁邊一個年老的日僞軍過來,問他要怎麼辦。
秦光深知,以現在自己的虛弱,是沒有辦法在被發現的情況下逃脫出日軍的追擊的。是以在這種危機時刻,在感覺到兩個日僞軍的遲疑後,穿着八路軍軍裝、渾身被鮮血染紅的秦光睜開了眼睛。
他看着自己身邊這兩個歪歪扭扭穿着日僞軍衣服的人,輕聲說道:“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不管他們是出于什麼原因以日僞軍的身份站到了國家的對立面,但這個時候,秦光希望他們心中還有一絲良知,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為國家而戰的八路軍一個生還的可能。
或許是秦光的堅定和壯烈震撼了他們,也許是他們内心對國家還留有一絲良知,年老的日僞軍俯下身子,在秦光的耳邊說道:“你别動,我們一會就走。”
他們信守了承諾,秦光才真的得以生還。但遺憾的是,在戰後寂靜的廢墟中,隻有他一個人得以生還。
小結:
秦光之後愈戰愈勇,不管是解放戰争、還是抗美援朝戰争,奮勇殺敵的他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直到2019年,這位身上留有十多片子彈碎片的102歲老戰士,才告别了他守護一生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