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揚州江都支行 薛夢涵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弘揚勞模精神,尊重勞動創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隻有在五一勞動節的時候才提起才強調。它必須展現在每一天,落實在每一項工作中。
在觀看了“勞模話奮鬥”網絡課後,我了解到農行總行鄉村振興部的李海波同志,剛剛結束在河北省饒陽縣四年帶五個月的扶貧挂職工作。饒陽縣是農業銀行的定點扶貧縣,老百姓想貸款建大棚,對金融服務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擔保,農業銀行有線上C3審批系統,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辦理貸款業務,真正實作了讓百姓少跑腿,讓資訊多跑路。饒陽縣隻是農業銀行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農業銀行長期紮根縣域,深耕鄉村,服務“三農”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優勢。這既是我們打赢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更是對未來服務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
1984年,來自陝西鹹陽三元南大街支行的陳茹同志,從學校畢業後,經過嚴格的選拔,成了農行大家庭的一員。陳茹說:“還記得,在正式上班的前一晚,我激動得徹夜未眠,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認真鑽研業務,全力幹好本職工作。”作為一名新入行的員工,陳茹的話讓我熱血澎湃,我們都是農行的新員工,要立足崗位作貢獻,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用真心去對待客戶,用愛心溫暖客戶,用熱心幫助客戶。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支行的嶽虹同志自2015年大學畢業後考入農行,她也是當年唯一一個到瑪多縣支行工作的女孩,成為該支行僅有的兩名女員工中的一員。初到瑪多,嶽虹扛着行李箱,一路小跑上了三樓,因為一時供氧不足,産生了高原反應,剛進宿舍便倒在了床上,呼吸急促,嘴唇發烏,把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在醫院觀察了一整個下午才出院。
幫助鄉親們早日走上緻富路,是福建龍岩長汀河田支行李文慰同志最大的心願。多年來,李文慰無論走到哪裡,随身帶有三件寶:筆記本、日常藥品和挎包。筆記本,是用來記錄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日常藥品,是給百姓準備的應急藥品。挎包裡裝着的是建檔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項目資料。帶上三件寶,一頭紮進扶貧工作,服務半徑五十多公裡,最遠的要走将近100公裡。但李文慰從來沒有半句怨言,始終以“面向‘三農’,服務城鄉,回報股東,成就員工”的使命感,做好每一份工作。
作為一名新入行員工,我被這些事迹感動得久久不能平靜,我為農業銀行有這樣的幹部勞模由衷感到驕傲。但對于以後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行動,我們要更好地弘揚勞模精神,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經久不衰。
【來源:江蘇經濟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