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東漢末年,群雄崛起,為了争奪權力,各地的英雄豪傑自動結成一支支的隊伍,最後三分天下,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中,實力和國土最強大的莫過于北方曹魏了;第二是沿海的東吳;最後則是在蜀地的蜀國了。

熟知三國的人可能知道,蜀國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的,而且在這42年中,它沒有一次安甯過,幾乎都是在戰争中度過,而他們最大的敵人就是北魏。很多人都會疑惑,既然蜀漢的實力這麼差,為什麼還要和北魏硬碰硬呢?難道不能夠實行迂回戰術,向蜀漢臨邊的其他地區進攻嗎?

漢族正統

都知道劉備剛開始是一個平民,隻是因為當時起義之時,稱自己是漢族後裔,是以才一直打着"興複漢室"的旗号。事實證明,這個旗号非常好用,劉備在路上收了很多慕名前來投奔的人,他們很多人都是沖着這個旗号而來的。而劉備也充分的運用了這個旗号,占領荊州,荊州的百姓們也都臣服于他。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而另一邊的曹魏,也是有"漢室"的名号的。在東漢末年大亂之際,曹操被漢獻帝升官加職,讓他去控制一些戰亂。而曹操也不負衆望,幫助漢獻帝平息了很多次起義。但是漢獻帝不知道,自己這個行為就是"引狼入室"。

曹操實力越來越大,連着自己的兒子曹丕的權力也變大了,在曹操死了之後,曹丕就聯合朝廷的各個官員,來意圖謀反。最後見時機成熟,曹丕逼迫了漢獻帝,漢獻帝無奈讓位給曹丕,從此魏國建立。

魏國的君主是東漢君主親自禅讓的,是以具備漢室正統,而另一邊,蜀漢的劉備也是漢室後裔,也具備漢室正統。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同時擁有漢室正統的國家都視對方如眼中釘,是以雙方的戰争也就多了。而劉備更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漢室正統,是以一直不斷的讨伐曹魏,希望蜀國如自己所想"興複漢室,還于舊都"。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南方局勢混亂

且除去漢室正統不說,劉備作為一個君主,也該為自己的國家進行長遠的考慮,而不是一味的賭氣。對于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擴寬疆土,但是反觀蜀漢,卻沒有任何向南邊擴寬疆土的行為,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南方不僅僅氣候地形不佳,而且還有非常多的部落,勢力非常的混亂。

蜀漢的南邊為雲南等地。雲南等地地勢複雜,一般都為高山峽谷,而且群山環繞經濟不發達。氣候雖然溫和溫差小,适合種植糧食,但是土地的種植面積卻非常的少。作為糧食缺乏的蜀漢來說,這樣一個地方是不值得開發的,如果大力開發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都是蜀漢消耗不起的。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而南邊地區的少數民族勢力更是令人唏噓。在三國時期,雲南等地的人被稱為"南蠻",從這個稱呼就能看出,這些人的野蠻程度。南蠻沒有一個完整的國家體系,都是由一個個部落而形成的一個個小群體勢力。而這些勢力又憑借着地形優勢,在當地風生水起,想要徹底根除是不可能的。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是以蜀國在不侵犯南邊的同時,又為了讓南蠻安分,便派諸葛亮前去鎮壓,七擒孟獲,讓南蠻對蜀國産生畏懼。

西方地勢險要

蜀漢的西方是高原地區,想要拓寬疆土就必須翻過崇山峻嶺,而這樣是不符合當時蜀漢的局勢的。蜀漢國力本就羸弱,對抗魏、吳就已經力不從心,再分出精力去翻山越嶺再攻打西方是完全不可能的。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而西方的少數民族就是唐朝所知的吐蕃,吐蕃民族的實力是非常強的,連國力強盛的唐朝都拿他們沒辦法,隻能通過和親的方式來進行交流,更别說是國力不濟的蜀漢了,是以蜀國對西方開拓疆土也是不可行的。

為何蜀漢不先向西南擴充疆土,占領資源後,再和曹魏叫闆?

從各種方面來分析,可見蜀漢滅亡是大勢所趨,在戰争年代,弱小的國家被滅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