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腹脹不下飯,可能是胃腸“感冒”了

導讀:飲食結構的複雜,生活習慣的改變,使我們的胃腸有不堪重負之感,于是胃滿腹脹的人群逐漸增多,進而有了“十人九胃”的說法。在胃腸病,尤其是腹脹中,有一類型與感冒息息相關,且常常隐匿發病,正常的助消化藥物治療無效,我們不妨來看看這種腹脹。#如何學好中醫經典《傷寒論》#

經常腹脹不下飯,可能是胃腸“感冒”了

誇張的腹脹

作為一名中醫醫生,最初進入臨床,主要從事肝膽脾胃系統疾病的診治,進而接觸了很多胃滿腹脹的病人,但其中一類腹脹,令臨床醫生感到非常棘手,這種腹脹就是感冒之後,或者說與感冒相關的腹脹。

患者往往會告訴你說:“醫生,我自從上次感冒之後,逐漸出現了腹脹,一吃飯就脹的厲害,大便也不是很順暢,吃了些瀉藥,沒有效果;查了胃鏡,也沒有啥大問題,助消化的藥物吃了不少,沒有見效;中醫順氣的藥物也沒有少吃,有點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于這種腹脹,周醫生自己也有親身經曆,确實非常難受,腹脹嚴重時,隻想靜靜的趴在床上休息,走路都感覺有胸悶氣短的情況出現。這種腹脹之是以難以治療,原因在于其不是胃功能的問題,也不是小腸功能的問題,更加不是肝氣不順的問題,于是那些正常的治療措施就無效了。

經常腹脹不下飯,可能是胃腸“感冒”了

醫聖仲景的經方智慧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想有效治療我們上面講述的這類特殊腹脹,我們就必須了解醫聖仲景《傷寒論》中的這個條文。本條文中,醫聖仲景認為:“當病人得了太陽病,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感冒之後,可能會出現胸部脹滿,或者說上腹部脹滿不适,此時脈搏會比平時略數,尤其是在進餐之後。此時治療的方法,就是使用桂枝去芍藥湯”。

本條文的實質,是感冒之後,我們肺之經氣受損,與之表裡的大腸功能受到波及,于是出現胸腹脹滿的情況,其實質是肺之經氣下陷,也有人講是胸陽被郁滞。臨床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平時肝髒功能不好,如酒精肝、脂肪肝、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最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以這裡也存在素體肝虛,故而與之相通的大腸功能容易受到損害。

經常腹脹不下飯,可能是胃腸“感冒”了

醫聖仲景穿鑿會通理論圖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講述了桂枝湯的功效,結合醫聖仲景的“穿鑿會通理論圖”,我們可以得出三點資訊。

桂枝湯是治療肺經經病的方劑,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經功能的正常,有利于大腸功能的穩定;

桂枝湯“辛+酸+甘”的組合模式,可以調理肝髒功能,是以該方劑可以治療肝髒功能失常導緻的大腸功能失調;

桂枝湯中,酸性的芍藥,不利于肺氣的宣發,也不利于肝氣的升發,不符合感冒後腹脹的病理變化,是以需要去掉桂枝湯中的芍藥。

明白了疾病實質,以及方劑的作用,我們就可以跳出感冒之後腹脹的桎梏,使用該方劑治療“肺氣不宣+肝氣不順”的腹脹,我們就可以得到醫聖仲景方劑使用的靈魂思想。

感冒相關的腹脹,實質是“肺肝型腹脹”,治療方劑是桂枝去芍藥湯,從健康養生的角度講,肺經受涼受寒,尤其是肝不好的人群,要注意其胃腸損害,避免進入“胸滿腹脹”的病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