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作者:演說風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王陽明,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心學一代宗師,中國哲學史上位居第一隊列的聖賢級大牛。

大約在五百年前,王陽明在龍場悟道,陽明心學橫空出世,自此之後,追随者無數。

明朝扳倒奸臣嚴嵩,肅清朝綱的閣老徐階;架空皇權,開啟改革,為大明續命半個世紀的張居正;明末清初被譽為中國啟蒙之父的黃宗羲,無一不是陽明心學的傳人。

清末改革,救亡圖存,林則徐、曾國藩、梁啟超、陳獨秀、嚴複、胡适,這些在風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無一不是陽明心學的信徒。

到了近代,蔣介石更是癡迷陽明心學,不僅自己研讀,還讓自己的兒子研讀,更是把台灣的草山命名為“陽明山”。而毛澤東自青年開始,就視王陽明為自己的精神導師,一生踐行,獲益匪淺。

王陽明心學有三個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

心即理:王陽明年少時候還是程朱理學的天下,那時主張格物窮理,認為理是通過格物求來的。但是王陽明曾經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沒有格出什麼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場。後來王陽明在龍場,置身石棺之中,才終于悟到,萬事萬物都在自己心裡,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義也是由你的内心賦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知道的理一定要與現實發生聯系才有意義。知行不能分家,隻知道不行動,其實還是不知道。

緻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後去行動,去體悟,也就算是緻良知了。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王陽明有神通,這并不是一個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歲時,為養病回到浙江餘姚老家,開辟陽明書院草堂,靜坐修習道家導引術,一月後竟然得了天眼通。當時有四個朋友來訪,人還很遠王陽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讓朋友大為驚異。後來問起能夠預知的理由,王陽明笑答:“隻是心清。”後來很多人來找王陽明請教吉兇禍福,王陽明也大多能說中,大家都以為他這是得道了,王陽明卻說:“此簸弄精神,非正覺也。”之後便放棄了擺弄這些神異。

王陽明也遇到過很多神通之人、經曆過很多神通之事。比如他十七歲結婚當天,出走至道觀鐵柱宮,遇到一個近百歲的老道士無為道人,王陽明的導引術就是跟這老道學的。後來告别時,老道對他說二十年後兩人還會在海上相見。二十年後王陽明37歲,因得罪權宦劉瑾被貶貴州龍場驿,在去往龍場的路上擺脫刺客追殺後,逃至山中的一個野廟中,再次遇見了無為道人。雖然重逢處不是海上,王陽明在得到老道指引後,寫出的卻正是他那首最脍炙人口的《泛海》詩:“險夷原不滞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這些神通雖然令人驚奇,對我的觸動卻不算很大,因為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見,也隻是個人能力方面的。讓我深受震動的,是王陽明的另一種驚人神通。

正德五年(1510年),王陽明任吉安府廬陵縣知縣,縣内發生大火,燒毀一千多戶人家,王陽明對天祈禱,而後風向改變,鎮住了大火。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陽明平定漳州匪寇,駐軍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當地百姓飽受旱災之苦,于是王陽明為民祈雨,大雨連降三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甯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當時王陽明手上無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戰略部署,不巧正是強勁逆風,王陽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頭焚香對天祈禱,逆風很快變成了順風。

如果隻是一次靈驗,或許還可以用巧合解釋。一而再再而三的靈驗,恐怕就不能完全以巧合解釋了。何況曆史上類似的靈驗事件,還有很多。這種神通之是以更加讓我震動,是因為在個人之外,更是涉及了對天地之力的把握和運用,展現在王陽明這種曾出入佛道數十年而又大入世的人身上就更值得注意。再結合王陽明的其他神通,就更加讓人相信這其中有着神秘的道理,這背後有着莫測的力量。

當我們考察所有類型的神通和神秘靈驗事件,也都能感受到這神秘道理和莫測力量的存在,無論是佛教的他心通、宿命通等各類神通,還是占蔔、風水、八字等各種術數。那麼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麼?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再說那莫測的力量。

王陽明祈天那樣的能力,又是怎麼回事?要知道,這種能力跟絕大多數神通有着根本的不同。多數神通隻是順應于天道,即使是看似主動的占蔔和風水,也隻是以天道為指引,脫不去一種被動性。王陽明的祈天則是改變了天道原有的運作軌迹,其中有着很強的主動性動機。

要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引出兩個概念:“暗能量”與“誠力”。

實體學中就有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說法,不僅在宇宙中的比重遠遠大于看得見的物質,作用和主宰性也要遠遠更大,隻是很難觀測,目前隻是存在于為了解釋宇宙加速膨脹和失落物質問題的科學猜想中。這個猜想是可信的,因為如此才合乎陰陽之道。

實體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我們的潛意識就是我們的暗能量所在之處,其作用和主宰性同樣遠遠大于顯意識,這誰都有體會。是以西方潛意識心理學大師榮格,才對易經占蔔原理和作為密宗傳統修持能量中心的曼荼羅高度癡迷。有個詞叫“暗潮洶湧”,世間的一切事情,底下也都是暗能量在湧動,最終也受這暗能量的支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意。

暗物質也是物質,暗能量也是能量,并沒什麼神秘,隻是難度量、不可測而已。這就好像海,海平面或許是明媚平靜的,可以一眼望去;海面下則越往深處越是無盡的黑暗和秘藏,深邃莫測。我們每個人和我們的生存,也是這樣明暗的兩層,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卻都隻是在最上面那層撲騰。

至誠所溝通的能量層次,正是暗能量這一層。人在這一層擁有的能力,就是誠力。這誠力靜,就是多數神通那樣的順應之用。這誠力動,則就是王陽明祈天那樣的改造之用。至誠之時,人的暗能量與天地宇宙的暗能量相通一體,自然就既可以靜處其中,也可以動于其内。所謂動,就是主動和調動,主動的是你之至誠,調動的是天地之力。有幾分誠,便得幾分誠力。

這動的一面,就是道教所說的“願力”。道家高度重視發心和發願的重要性,将其作為修行的前提和基礎,立為道教之根、如來之種,甚至說這可以得到道長的加持、得道長接引而往生淨土,道理就在這裡。鬼神有沒有,我們暫且不說,但無論如何,他們也是這種高階和深層能量的象征。西方的吸引力法則,說人的心念如何會招緻相應的事物和境遇,本質上也是願力的展現,因為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王陽明以至誠祈天的靈驗,就是來自這裡,是以願力調動天地間的暗能量,來使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就算我們對祈天這種事情存疑,也要承認這種暗能量層次的誠力調動,是真實不虛的。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暗能量,王陽明的驚人神通!(文字版)

那麼應該怎麼做?

誠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卻是極不容易的。誠的基礎是心清,衆生則往往心濁。誠的反面是虛僞,衆生卻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誠,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内,王陽明都将“誠意”作為《大學》的主旨和為學的頭腦,直到提出“緻良知”。這卻不是一種舍棄和替換,而隻是一種發展和深化。當王陽明最終将目光鎖定緻良知的時候,其實是說良知是誠意的本體,緻良知就是抵達誠意的路。誠意需要心清,緻良知則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歸。

王陽明說緻良知是簡易直截的,隻需跟随良知的判斷。誠意同樣是簡易直截的,是否誠于本心,是否誠意待人接物,隻是你願不願意的事。

如果肯,就是通往至誠、擁有誠力的起點。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不能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

王陽明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複荊榛,雨雪更紛驟……”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當年進士考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可見王陽明的處境之艱難。

盡管如此,王陽明在壓抑自我、檢討己過之後,堅信自己的學說正确、明澈——“在今隻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回護,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隻依良知行。”

這讓我們看到,心學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為,而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确的,是一種骨氣和硬氣。這其中,既有當下人心危機的根源,也有對治的藥方,心病還須心藥醫。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資訊: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隻為私欲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隻為私欲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緻良知,将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複,便是天淵了。

人心無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樣深不可測。隻是這樣高遠和深邃的心,卻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是以失去了本來的高遠、深邃,不能夠無所不包,不能夠海納萬物。

萬事萬物萬理,都包藏在人的心裡。聖人内心光明,能夠映照萬物。普通人的心,因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渾濁,失卻了那份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