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凡爾賽玫瑰》海報
李學萌,本報□記者
繼"六學"之後,"凡學"在幾天内就成為了一門迅速崛起的"網際網路新興喜悅學科"。不僅有一批與《凡爾賽文學》相關的消息匆匆搜尋,廣大網友也樂于加入"一人一凡爾賽"接力賽。
本着"任何熱點事件背後都有其深厚的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精神,我們不止步于"凡爾賽"大賽本身,去了解真正的《凡爾賽》和《凡爾賽玫瑰》——與今天的《凡爾賽玫瑰》有着同樣奢華的開端,但最終卻有着完全不同的悲劇結局。
為什麼是凡爾賽宮,而不是盧浮宮?
我們不會詳述凡爾賽文學是什麼,網絡上已經充滿了教程和例子。那些随意暴露在外的漁叉或牛車标志,維多利亞港的位置,愛馬仕的大"H",總是閃耀着低調而高貴的光芒。
但為什麼"凡爾賽文學"不是盧浮宮、白金漢或紫禁城文學呢?
因為雖然每座宮殿都是宏偉的,但凡爾賽宮是豪華的 - "凡爾賽宮"是一座有故事的宮殿。
凡爾賽宮是一個位于巴黎西南約15公裡處的小鎮。起初交通封閉,土地松軟,池塘和沼澤到處都是,冬天很冷。1624年,路易十三以一磅銀币的價格買下了117英畝的荒地,并建造了一個臨時的狩獵家園,最早隻有26個房間,所有房間都裝有簡單的家具。
然後是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四是"太陽之王",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君主(72年零110天)。路易十四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國王,在他執政期間,法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他最享受的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發明的高跟鞋,他對假發和緊身褲的喜愛,他一生中洗澡不超過七次,等等。
像許多中國皇帝一樣,路易在十四歲和十五歲時繼承了王位,到他23歲時,大興已經建造了一座新的凡爾賽宮,以紀念新時代的誕生。凡爾賽宮已經建設了近半個世紀。他要求貴族和官員搬到宮殿,日夜參加舞會,宴會和其他慶祝活動。此時,凡爾賽宮已經清晰地展現出巴洛克風格,富麗堂皇,莊嚴高貴,極為奢華。屋頂上覆寫着大型壁畫,展示了極具價值的裝飾品。
由于路易十四活得太久,超過了他的兒子和三個孫子,路易十四是他的曾孫。
路易十五繼任時也隻有5歲。凡爾賽宮在他手中開啟了2.0時代。路易十五最著名的情婦是著名的蓬皮杜夫人,她為凡爾賽宮帶來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洛可可式,華麗、複雜、柔和。還有大量的中國家具。
路易十五為他的兒子(未來的路易十六)舉行了前所未有的豪華婚禮。婚禮是凡爾賽宮的亮點,許多電影和電視作品都得到了詳細的再現。婚禮的總費用約為3600萬法郎。路易十五問他的财政大臣對婚禮的感受。答案是:"我認為這是...很難支付。"
在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凡爾賽宮達到了最高水準,人員臃腫,浪費嚴重。維護成本占法國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1789年10月5日下午,革命群衆沖破凡爾賽宮的大門,國王和王後逃走了,進而結束了凡爾賽宮作為國王宮的百年曆史。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被洗劫一空。這座豪華的宮殿擁有一千多個房間,并且已經成為廢墟一個世紀,後來被改建為博物館。1919 年 6 月 28 日,法國、英國和美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這是這座宮殿最後一次真正在曆史上留下它的名字。
今天,凡爾賽宮作為旅遊景點向公衆開放,遊客可以在它們之間自由漫步。那一年的服裝影,珍珠般,華而不見,那些奢華耀眼的大理石和水晶燈,一方面,已經近在咫尺,另一方面,依然漂浮在雲中,源于當今《凡爾賽作家》對高貴奢華的想象。
"凡爾賽文學"的精神淵源
雖然"廂式學習車身"近日整個網爆紅,但類似的話題和風格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萌芽。網友們追溯了《周公子戰争易玉清》和《小時代》,而更專業的學派則審視了《凡爾賽文學》的精神淵源,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
這部漫畫以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皇後的宮廷生活為背景,描繪了貴族的奢侈生活,讓人們看到了歐洲上層階級貴族女性的生活。凡爾賽宮是以成為奢華的代名詞。
《凡爾賽玫瑰》于1972年開始在《瑪格麗特》周刊連載,深受喜愛,并很快被改編成電視動畫、真人電影和舞台劇,是日本國寶漫畫,被譽為20世紀70年代日本漫畫的三大傑作。同名音樂劇也打破了歌劇院的最高上座率。這部漫畫非常受歡迎,據說當奧斯卡頒獎典禮宣布時,現實生活中的奧斯卡粉絲群為她舉行了追悼會。
奧斯卡是将軍家中的第六個女孩,他被父親寄予厚望,并給他起名叫男孩。14歲時,一直打扮成男人的奧斯卡成為了皇宮近衛軍的隊長,這是瑪麗公主最忠誠的護衛隊。
奧斯卡和瑪麗同時愛上了優雅的瑞典貴族漢斯。奧斯卡還為自己的男人穿上了他生命中唯一一次性的女人。然而,漢斯所愛的人是瑪麗。痛苦的奧斯卡辭去了衛隊長的職務,去了巴黎草根衛隊。在這裡,她見證了群衆的力量,最終離開寶旺黨和群衆站在一起,最終在戰鬥中死去。公衆将他們的憤怒發洩在瑪麗身上,瑪麗是浪費奢侈品。漢斯幫助國王們逃脫,最終計劃失敗了,瑪麗王後被處決。漢斯獨自一人回到了他的祖國瑞典。
在那些日子裡,"女扮男裝"的故事是一股清澈的流淌,讀者被奧斯卡的美貌、傑出的才華和善良的心所打動。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圍繞着奧斯卡一生的愛恨之争展開,雖然是虛構的,但包括許多真實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是以池田,也被稱為"卡通曆史學家",獲得了法國政府頒發的法國軍團榮譽勳章。
如果有"凡爾賽文學",那大概就是凡爾賽宮藝術作品的真正含義。
真正的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玫瑰》中有兩朵美麗的玫瑰:奧斯卡白玫瑰和紅玫瑰瑪麗。
奧斯卡是一個虛拟角色,但現實生活中的瑪麗皇後,是一朵真正的血淋淋的美麗玫瑰,是著名的"吉洛特女王"、"赤字女王"。她短暫的一生有着"凡爾賽作家"難以想象的奢侈,最終進一步低于這些"凡人主義者"的想象,在斷頭台上結束了她的生命。
茨威格的名言:她當時太年輕,不知道命運的所有禮物,一直在偷偷出價——也就是說她。
皇室生活讓瑪麗看起來氣勢磅礴,舉止優雅,也讓她驕傲任性、反複無常。瑪麗留下了兩句名言:
當部長告訴瑪麗,法國人民沒有面包可吃時,她天真而甜美地笑了:"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呢?""
當瑪麗被推上斷頭台時,她踩在劊子手的腳上,她說:"對不起,你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瑪麗出生在奧地利王室,聰明而多才多藝,享有其他女孩在有生之年永遠無法比擬的財富和榮耀。14歲時,他與法國王室結婚,成為王子路易十六的妻子,凡爾賽宮舉行了他們最奢華的婚禮。
她一生中最奢侈、最愉快的生活展開了。珠寶、中國服裝、舞蹈、賭博、歌劇、賽馬、美食...法國王室的奢侈生活方式,加上保留帝權和反對君主立憲制,已經處於危險之中,瑪麗的奢侈生活比非政治家路易十六更有可能成為目標。
革命的火焰燃燒起來,暴亂的人民占領了巴士底獄,沖進了凡爾賽宮。堅定而固執的瑪麗從未同意禁止王位,甚至從未同意通過出售法國情報來尋求母親奧地利王室的幫助。這些行為被憤怒的法國人民發現,最後之路的女王在38歲時因叛國罪被送往斷頭台。
多年後,茨威格寫了一本關于凡爾賽玫瑰褪色的傳記《斷頭女王》,哀歎道:"她是所有休閑者中最粗心大意的;她是所有浪費它的人中最奢侈的;她是所有華麗者中最輕浮的。沒有人比她更能代表18世紀的社會習俗,她是18世紀和18世紀末的象征。"
有很多關于瑪麗皇後的作品,除了茨威格和池田,達忠瑪還寫了關于女王的"法國大革命三部曲"。電影有《再見,我的女王》、《大一代之後》等。
凡爾賽兩百年所見證的一生,一面美麗,另一面悲傷。今天的"凡人主義者"渴望凡爾賽的生活,而那些真正生活在凡爾賽的人卻不這麼認為。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