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雲一襲 | 山口小村

秦嶺北麓子午街道抱龍裕和子午峪之間的緩坡地帶,自西向東,散落着南島村、台溝村、東村和抱石村,台溝、南島近年依靠小五台、金仙觀發展起了特色農家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抱龍峪因為幽深的峪子、冰柱、唐王寨以及美麗的關于大唐皇子的傳說,也成了市民節假日的休閑遊玩地,唯有東村,像家兄們悉心呵護的小妹,被深養閨中,等待某時某刻的秀女初成。

初夏雨後,天格外的澄淨。藍天的帷幕下,終南山的脈絡清晰可見,濃綠的山的植被若南山水洗的蓑衣,潤潤的披挂在他剛勁的軀體上,東村就隐在山腳森林的綠意裡。

一條淨潔的水泥路向着那濃綠深探着,路的兩邊,麥未黃,成熟前的、泛亮的綠中萌生着豐收的飽滿,沉甸甸的挺立着。歡快的雀,不知名的鳥歡歌在麥田的上空,鳥音合奏,自然悅耳,心深深的陶醉在秦嶺腳下《百鳥朝鳳》的歡躍裡。

我們進村時,夾道的柿子園斑駁陸離的光中,湧出陣陣雨後清新的泥土味,老樹傘樣的陰涼裡,灰色的姊妹貓在自由的嬉戲。村口十字,高大的梧桐樹花謝了,葉的蓬勃延續着花的尊貴,在晨光中悅然低語,樹下,童車裡粉嫩色的稚氣孩子,花枝招展的年輕媽媽,面帶微笑的爺爺奶奶,村的陌生人總在吸引陌生的注視,互相的注目也是最好的問候,我們輕快的離開他們的視線,向村裡走了。

纖長的水泥路在平緩上升的房前屋後盤旋着,陽光正好,清淡地斜射在村的上空,籬笆牆的小院,柴門微開,一位大媽踯躅而出,站到門口路邊,駝着背,和她長勢良好的蔥苗私語;不遠的路邊,坎下的核桃樹下,那片泛着濕漉漉的泥土色的小小一塊田裡,小孫子爬在泥土的懷裡,年輕的奶奶翻着幾近尾聲的土地,長焦定格她們的身影時,陽光竟為他們勾勒了那麼漂亮的光亮的輪廓!

貼着山腳,槐樹把她的枝、把她滿滿的一枝翠綠伸到路中央,攔在我經過的路上,清新中,似乎聞到淡了又淡的槐花香!還有一種别樣的似有若無的馨香……

繞過槐林,我看見爬滿淡粉薔薇花的紅磚圍牆的小院!

小院門扉緊鎖,小鐵鎖鏽迹斑斑,紅磚在陽光下閃着雨後的清朗,對面樸實的磚混平房,半露着身子,藏在攀着濃厚爬山虎墨綠葉片的院子裡。沒有人言,沒有人迹,他們都去了哪兒?

我默默地站立着,從鏡頭裡小心翼翼撫摸着一個又一個的空,尋找着隐藏在靜默中的所有的來不及和觸手可及又密不可解的村的靈!淡淡的愁啊,你到底隐在哪兒?去了哪兒?我們的村落空了,寄托着濃厚鄉愁的精神家園鏽迹斑斑,人卻奔波在身心勞頓的外邊!渴望一方可以讓心安甯、滋潤的家園來供養一顆豐盈而尊貴的靈魂。

靜谧包圍着我,安甯穿透了我,置身這份世外的甯靜時,突然覺得,真的應該讓心靜下來、慢下來了,祛除心靈的雜草,遠離俗世的毛燥和淺膚,世風乍起,心不動,即是淡淡的安詳了。

尋找自己的小村,給心一份潤澤的安頓。

清雲一襲 | 山口小村

張妮,筆名司馬雲霓,長安大兆司馬村人,現供職于長安區委網信辦,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西安市攝影家協會理事,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秦影學社社長,少陵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長安區第十一、十二、十三屆政協委員,長安區政協文史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