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學習丨為什麼和平年代還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

作者:哈爾濱新區釋出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曆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一個重大論斷。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談到,這是一句含義很深的話,是他在起草報告時明确主張寫進去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鬥争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發揚鬥争精神,提高鬥争本領,不斷奪取偉大鬥争新勝利。2019年9月3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秋季學期中青年幹部教育訓練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56次提到“鬥争”。在戰争的硝煙已經遠遠散去、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年代,為什麼還要如此強調繼續進行偉大鬥争?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是在沖突運動中前進的,沖突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有沖突就會有鬥争。鬥争是事物發展和實踐創新的實作形式,展現着沖突運動的對立統一規律。勇于鬥争、敢于鬥争就是承認沖突的客觀性、普遍性,适應社會發展、沖突運動的内在趨勢和要求,主動作為推動事業前進躍升。認識并運用社會沖突運動規律,堅持鬥争、不懈鬥争、在鬥争中前進,是中國共産黨人的本色。我們黨在内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一出生就銘刻着鬥争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鬥争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赢得勝利。不屈不撓走過二萬五千裡長征,殊死搏鬥趕跑日本侵略者,英勇無畏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靠的是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偉大鬥争。抗美援朝打出國威軍威,“一化三改”實作社會變革,艱苦奮鬥改變積貧積弱,發憤圖強搞出“兩彈一星”,奠定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靠的是披荊斬棘、自立自強的偉大鬥争。推進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樣靠的是勇立潮頭、奮勇搏擊的偉大鬥争。

習言習語 ▶我們共産黨人的鬥争,從來都是奔着沖突問題、風險挑戰去的。 ▶我們講的鬥争,不是為了鬥争而鬥争,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鬥争,而是為了實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知重負重、苦幹實幹、攻堅克難。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程序中,以頑強的鬥争意志、充沛的鬥争精神,勇于應對各個領域的重大風險挑戰,確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比如,同意識形态領域的錯誤思潮作堅決鬥争,堅決打赢各種敵對勢力對我發動的沒有硝煙的思想戰、輿論戰,推動意識形态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同國際上形形色色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霸淩行徑作堅決鬥争,采取有效舉措應對和反制,在鬥争和合作中堅決維護國家尊嚴、捍衛國家利益;同黨記憶體在的各種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作堅決鬥争,以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療傷、敢于壯士斷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使黨的肌體重新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許多時候勝利要通過鬥争獲得,誰也不會送給我們。”沒有偉大鬥争,就沒有新時代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

目前,我國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發展既面臨着難得的曆史機遇,也面臨着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特别是随着世界大變局加速深刻演變,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考驗隻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比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沖突,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

推進偉大鬥争,首要的是把準鬥争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不要忘了中國共産黨是什麼、要幹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不要在日益複雜的鬥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我們共産黨人的鬥争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上司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産黨上司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各種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争,毫不動搖,毫不退縮,直至取得勝利。這些重大原則問題,絕對不能讓,讓了就會改旗易幟、亡黨亡國。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我們的頭腦要特别清醒、立場要特别堅定,牢牢把握正确鬥争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鬥争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推進偉大鬥争,必須發揚鬥争精神、堅定鬥争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支隊伍,如果失去了鬥争意志,是非常可怕的,離危亡也就不遠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教訓就深刻說明了這個道理。今天,我們的幹部隊伍整體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在長期和平的環境下,容易滋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懈怠情緒,喪失鬥争精神、鬥争意志。有的得了“軟骨病”不願鬥争,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含糊其詞,甯當“好好先生”、“開明紳士”;有的患上“恐懼症”不敢鬥争,遇到問題繞着走、碰到沖突躲着走,任憑小問題拖大、大問題拖炸;有的染上“無能症”不會鬥争,面對複雜問題,要麼優柔寡斷、贻誤戰機,要麼魯莽行事、草率應戰。這些問題不解決,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鬥争精神展現在戰時,也展現在平時。發揚鬥争精神、堅定鬥争意志是全黨的共同責任,我們要時刻做好鬥争準備,骨頭要硬、決不膽怯,敢于出擊、敢戰能勝。

推進偉大鬥争,必須掌握鬥争規律、提高鬥争本領。鬥争是一門藝術,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善于鬥争。在各種重大鬥争中,要準确把握大局和大勢,明确鬥争任務,精準把握鬥争程序、判斷出招時機,找準靶心、一擊即中,特别是要練就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風險作出科學預判。要注重政策方法,講求鬥争藝術,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鬥争方式、把握鬥争火候,把準時度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争中求團結、謀合作、促共赢。“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上司幹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主動投身到各種鬥争中去,多經曆“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複雜嚴峻的鬥争中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一百年雄關漫道,九萬裡風鵬正舉。中國共産黨靠鬥争赢得過去,更要靠鬥争開辟未來。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各種鬥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随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過程,這個過程不可能是輕輕松松、順順當當的。“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我們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将新的偉大鬥争進行到底,朝着偉大夢想風雨無阻向前進!

▏圖文來源:學習強國

▏圖文編輯:哈爾濱新區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