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黑匣子”概念席卷市場,啟明資訊(002232.SZ)、得潤電子(002055.SZ)等相關個股迎來了一波上漲熱潮。在目前二級市場主線不明确,闆塊輪動飛快的情況下,能獲得如此多的資本關注度,這位半路殺出的“汽車黑匣子”是何方神聖呢?
01
什麼是“汽車黑匣子”
“黑匣子”的叫法最早起源于航空領域,主要用于記錄飛機航行時的性能參數變化,在發生事故後,能為搜救與責任認定提供資料的回溯與分析。目前,“黑匣子”的應用已經衍生至多種交通工具如輪船、列車等,然而在汽車上的“黑匣子”的應用仍處于一個藍海的狀态。
其實早在2004年,國家就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相關營運商用車提出安裝行車記錄儀的要求,但行車記錄儀沒有為事故發生後提供追溯關鍵資料的能力,記錄的隻有表淺的GPS、視訊資料,遠不及作為一個“黑匣子”所應該達到的性能要求。
而EDR則是汽車名正言順的“黑匣子”。EDR全稱Event Data Recorder,是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主要用于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運作的關鍵資料,其中包含速度、ABS狀态、車輛制動狀态、方向盤轉向角度等多種資料,能客觀、全面地反應事故發生時車輛的真實狀态,遠超于行車記錄儀所能提供的資訊。
02
政策落地,“汽車黑匣子”成為标配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駕駛安全成為了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過去一年來,特斯拉“刹車失靈”的消息層出不窮,人們為了維權,多次與特斯拉對簿公堂,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俨然有一種“羅生門”的态勢,事故源于硬體錯誤還是駕駛員的不當操作在事後難以得知,在責任認定的程式上出現了層層困阻。
而EDR的出現則有效地解決了責任認定的問題,它所記錄的資料的全面性完美地為司法程式提供了客觀證據。是以EDR的普及将會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在國際上,為解決相關的安全問題和司法問題,早有多國制定了關于EDR的相關法規和标準以此推動EDR的安裝:美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規定2014年9月份後所有境内銷售車輛需配載EDR;歐洲要求産于2022年3月後的新車都必須安裝EDR,并于2024年3月起,存量車也必須安裝;日本具有行業标準J-EDR,但未強制實施。
由于國際趨勢的發展和安全問題的頻發,我國也迅速對此作出了反應。根據工信部出台的《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第2号修改單),其中明确提出“乘用車應配備符合規定的事件資料記錄系統(EDR);若配備了符合規定的車載視訊行駛記錄系統,應視為滿足要求”,相關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對新生産的車輛實施。
03
EDR或迎來千億市場
根據高工産業研究資料顯示,我國目前EDR滲透率較低,在2020年新車中搭配EDR的僅有135.71萬輛,市場滲透率僅7.12%。然而随着政策落地,EDR的市場滲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目前,我國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張,汽車産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0年産量高達2522.5萬輛,另外我國EDR市場單價範圍大約在5000-10000元人民币(包含資料提取套件)。保守計算,假設我國2022年汽車增速為零,新車配備EDR比率僅為80%,EDR在2022年的市場規模也将達到1009億元至2018億元之間,EDR擁有千億級的市場潛力。

且國家對于EDR政策的推進力度是不容置疑的,因為這關乎着國民的生命安全,新車的EDR配備比率甚至會達到100%,參考美國政策實施後的市場表現,2019年美國上市的新車中,EDR搭配比率已經高達99%,我國EDR市場潛力或在政策的推動下在2022年被引爆。
參考同樣具有政策推動的ETC産業,截止2019年12月31日資料,全國ETC使用者達到2.04億戶,市場滲透速度迅速。對比于ETC,EDR本質是用于保護公民生命和财産的重要裝置,比ETC更具有普及意義,是以在政策實施的力度上,EDR也更具有強制性,而ETC隻是處在“建議使用”的程度。是以作為保障智能駕駛高速發展的“地基”之一,EDR已然成為了國家關注和普及的重點,相信在未來會具有比ETC更為廣闊的市場規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