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随着天和核心艙成功入軌,中國載人航天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兩個乘組各3位航天員先後搭乘神舟十二号、十三号飛船進入太空,在“天宮”駐紮值守。

從天地連線的視訊中,我們得以一窺航天器内部布局,更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飛船和空間站内部的很多按鈕。這些按鈕功能複雜,經過了設計師的精心設計,以幫助航天員在太空中更好地操控航天器。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航天員邊看操作說明書邊操控按鈕

#令人眼花缭亂的操控區#

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于計算機技術還不夠成熟,科研工作者使用彙編語言開發航天器操作指令,載人航天器通過顯示器顯示狀态和操作流程,并設定有大量的操縱杆、按鈕、警報燈、儀表等。

當時,美國、蘇聯的載人航天器大多采用機電式儀表,駕駛艙的布局借鑒了同時期的飛機座艙“T”形布局。根據載人航天器的航行任務,對航天員操作最重要的儀表,如全姿态儀、地平儀、飛行高度等基本儀表,被放在航天員的主視區,以便完成主要任務。除此之外,一些次要的飛行儀表則被布置于主視區附近。

攝影師丹·溫特斯曾拍攝了一組名為《太空艙》的照片集,照片中展示了“奮進号”“亞特蘭蒂斯号”和“發現号”3艘航天飛機的駕駛艙,駕駛艙操控台附近布置了形式不同、功能各異的按鈕,安裝在駕駛艙的四壁,甚至連“天花闆”上也鋪滿了。

2015年1月16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國際空間站内部結構的視訊。由于要滿足航天員生活、空間站維護、科學研究等的需求,空間站按鈕的功能更加豐富。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NASA釋出的國際空間站内景照片

這些按鈕有保證航天器正常運作的按鈕,主要有操控姿态控制系統、生命維持系統、報話通信系統等的按鈕;還有保證航天員工作和生活的按鈕,如操控空氣更新系統、廢水處理和再生系統、航天服務等的按鈕。它們的作用包括控制飛船飛行姿态、監測飛船工作狀态、保護航天員的生命等。不過,很多時候這些系統都是電腦自動控制的,隻有在緊急情況下,或者有特殊需求時,航天員才會手動操控那些按鈕。

#不受待見的觸摸屏#

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如此之多,科學合理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在保證操作便捷性的同時,避免各種容易産生問題的設計。

比如載人航天器在太空運作過程中,因為太空環境複雜,航天員可能經常處于倒立狀态去操作按鈕,很難完成複雜指令的輸入,是以在定義按鈕的時候,需要盡量避免讓航天員頻繁地輸入指令或者輸入過長的指令。

載人航天器中還要盡量避免大面積采用觸摸屏。觸摸屏因為便于操作,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在載人航天器上卻很少出現,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操作性上看,觸摸屏更容易“誤操作”。不同于實體按鈕需要“按”下去的動作,觸摸屏的虛拟按鈕是“點到即可”。航天器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劇烈抖動的情況,這時想要“一擊即中”是很困難的,是以航天員很難在這種時候在觸摸屏上操控航天器。

其次,從可靠性上看,觸摸屏相比實體按鈕更容易出現問題或者被損壞,而且一旦出現問題,無法使用的将是整個螢幕上的操控鍵。觸摸屏如果成為主要操控系統的唯一操作媒介,一旦出現問題,航天員将失去對航天器的控制。

與之相反,實體按鈕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可靠的設計,伴随着載人航天器的一路發展。它在操作的過程中給人以實體回報,相比觸摸屏更加有真實感、更加準确。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獵戶座飛船控制界面

#按鈕設計的五項原則#

航天器不是程式員的電腦,完成輸入指令後等着輸出結果就行。在日常飛行中要完成出艙維修、科學實驗、人體健康檢測等任務,不可避免地需要航天員手動操控按鈕完成特定任務。設計師根據使用者需求設計産品時的原則主要有5條:

一是按鈕設計要絕對簡單。要将複雜功能彙聚于一個按鈕,一個操控按鈕完成一個功能;而且按鈕之間互相獨立,一個按鈕的損壞不會影響到其他按鈕的正常運作。

例如艙體對接、分離的動作分别由獨立的按鈕控制完成,包括按照程式設定控制對接、分離,以及手動對接、分離的按鈕。

二是要配備操作說明書。飛船設計師編制了操作說明書,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将這些操作爛熟于心,方可完美地完成示範驗證試驗。航天員并非飛船設計人員,雖然也經過長期教育訓練,但是在高壓環境下,不能完全依靠航天員對操作指令的記憶,而是要配備操作說明書以備不時之需。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在進行操作時手裡就拿着操作說明書,這正是設計人員專門為使用者配備的。

三是要按功能重要程度分布按鈕位置,并設定不同顔色的按鈕燈。這些設計可以幫助航天員直覺地了解按鈕功能的重要程度,既可以縮短查找時間,友善操作,同時也能降低犯錯機率。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美國航天飛機的按鈕就遵循了以上原則,這些不同顔色的按鈕有規律地整齊排列在操控台上,讓人一目了然。

四是重要名額、警報一目了然。當載人航天器出現問題時,除了警報還需要有警示燈閃爍,而且警示燈也被設定為不同顔色以區分警報的重要程度。

紅色辨別為最高警報,一定要将最棘手的問題擺在最明顯的位置,例如氧氣不足時。

五是要有防誤操設計。重要操控按鈕要配備保護罩,防止誤碰,比如傳回按鈕。想象一下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航天員誤按了傳回按鈕……

此外,載人航天器上采用軟體、硬體對操作流程進行協同控制,例如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由測量器、資料處理系統和執行機構3個部分共同完成。

#未來的發展趨勢#

人機互動堅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經過多年的發展,語音控制技術水準快速提高,在語音識别技術支援下,計算機能夠了解人類語言指令完成操控。這項技術可用于實作載人航天器的飛行自動化。該功能的擴充不僅可以減輕航天員操作的體力負荷,也可縮短航天員的反應時間。

2020年5月31日,SpaceX公司研發的載人“龍”飛船成功實作首飛。在發射過程中,除了運載火箭之外,很多人還注意到載人“龍”飛船的作業系統。它的操控界面并沒有布置很多按鈕和刻度盤,而是采用了超級大的觸摸屏,看上去像是把特斯拉電動車上的觸摸屏搬了上來。螢幕上內建了很多複雜的系統,整個作業系統看起來非常酷炫,讓人驚歎不已。由于實體按鈕很少,整個駕駛艙顯得十分簡潔,充滿科技感。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載人“龍”飛船超大觸摸屏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載人“龍”飛船上作為應急使用的

實體按鈕

随着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系列的改變正在循序漸進地進行着,載人航天器上的實體按鈕也在逐漸減少。

随着觸摸屏可靠度的提升和語音助手技術的發展,也許在不久的将來,載人航天器可以非常容易上手,更加符合我們心目中宇宙飛船的樣子。

來源/中國航天報微信公衆号

文/馬振政

編輯/楊斯爽

稽核/楊潔

監制/曹曉勇

好書推薦

觸摸屏不受待見?載人航天器上的按鈕有講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