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中國上下五千年曆史,源遠流長。古人給後人留下了無數豐富的财富珍寶和文化遺存。然而到了近代,這些珍貴的遺産卻被西方列強搶的搶,砸的砸,燒的燒,毀的所剩無幾。對中華傳統文明而言,無疑是一次血和淚的災難。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要說這些古人遺留下來的珍寶中,最珍貴的不是古董玉器,金銀珠寶,而是我們的曆史文獻和古典書籍。它們才是華夏曆史文明真正的記錄者和傳承者。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中國之是以成為唯一存世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靠的便是這些古代文史資料檔案。因為它們被儲存完好,我國曆史才沒有出現斷層。就像漢字,誕生于上古時期的華夏先祖之手,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如今我們國人卻仍在使用。相比其他同時期的文字,譬如象形文字,雖然如今出土被發現,但已是無人能識,無人會用。

由此可見,對于一個國家的曆史遺産來說,最珍貴的就是這些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古史檔案。雖然我國算是世界上儲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國家了,但其并不是一直都平安無事。在近代,這些古史檔案就差點被我們自己人毀壞殆盡。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當時這些古史檔案就藏在清朝的内閣大庫中。戰亂的年代,想要儲存這麼多珍貴史籍可不是一件易事。一開始,北洋政府打算修個曆史博物館,集中存放這些古籍。

而在修博物館期間,這些内閣裡的藏書全部被搬了出來,暫放在午門外的朝房和端門的門洞裡。北洋政府還派出專門的學者對這些古籍進行分類,好最後統一放進博物館。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然而,由于北洋政府極度缺錢,這個博物館的項目修到一半就停工了。甚至連當時勞工的薪水以及政府官員的工資都發不出,為了解決眼前的财政赤字。北洋政府竟然将目光瞄準了那些堆積如山的古籍,他們将這些古籍整整裝了10000麻袋,按每個4000銀元的價格賣給了收購廢紙的紙店。

這無疑是将這些珍貴的古籍往火坑裡扔,但凡有一點文化常識的,都幹不出來這事。好在那會有人還有良知,當時一位著名的學者羅振玉知道後,為力保這些古籍,他又自費按每個4500銀元的價格從廢紙店裡回購了過來。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然而,畢竟一人之力也難以支撐數量如此巨大的古籍。到後來,羅振玉因為買古籍買的家财散盡。不得已,他又轉賣給了專門的收藏商人李盛铎,李盛铎購入後,又送了一部分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幾經轉手,這些古籍逐漸流失散落在民間,再加上當時的廢紙店已經銷毀了很大一部分。如今,存留于世的這些古籍,從最開始轉移出來的10000袋,隻剩下了300袋,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别的古董丢了,尚且還能依據古人的記載和描述進行仿制,或是等待其哪天又出現民間,再次尋回。而這些古籍丢了,就是永遠的丢了,即便是花幾十億重金,也買不回來了,徒留古今遺憾。

我們平常總說,要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而這些愛具體展現在哪些地方呢?就是對這些曆史文物,尤其是古籍要多加保護,而不是想着把它們當廢品賣錢。

我國最值錢的寶物,卻被當成廢紙按斤賤賣,一萬麻袋如今隻剩三百

近代的我們已經釀成大錯,如今,需要每一個國人全力以赴,不讓這些中國珍貴的曆史文物,就這樣消失在歲月長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