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哈喽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12月14日,小鵬汽車因六個月私自采集43萬張人臉被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罰款10萬元,并責令改正。

事情曝光後,小鵬汽車緊急做出回應,稱此事是誤采購且使用了違反相關法律條款的第三方供應商的産品導緻。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根據處罰書内容顯示,小鵬汽車購買具有人臉識别功能設想裝置22台,硬體及軟體采購費共計人民币17.38萬元。

而這些違反裝置全部安裝在旗下門店,涉及五個直營店和兩個加盟店。

在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上述人臉識别攝像裝置共計采集人臉431623張。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我們不知道小鵬汽車在購買這些裝置時對其功能是否知情、也不知道他們采集人臉究竟要做什麼......

但是從網友們對此事的态度便可發現,在這個資訊裸奔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喜歡竊取消費者隐私。

正如網友們所說:“罰款10萬對企業來說不痛不癢”。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盡管竊取隐私是違法行為,但風險與利益相差太大,怎麼攔得住企業們繼續在法律紅線上蹦跶?

舉個例子。

小鵬汽車口中的第三方供應商叫“悠絡客”,此前剛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原因也是違規收集人臉資訊。

當時悠絡客的公司經理向記者透露:“這種(收集人臉資訊的)攝像頭已經安裝幾十上百萬個了”。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事件爆發後,悠絡客向大衆緻歉。

表示願意充分尊重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安全,接受社會、媒體的監督及執法機構的整改意見。

可是結果如何?

3月份曝光答應整改,6月份賣給小鵬汽車的裝置依舊有私自收集人臉資訊的違法功能。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說好的整改呢?

說好的尊重個人資訊呢?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除了“死性不改”的悠絡客,今年315還曝光了另一家企業。

原因也是私自采集人臉資訊。

那就是科勒衛浴。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據央視報道,科勒衛浴在全國上千家門店安裝有人臉識别功能的攝像頭。

消費者隻要走進科勒衛浴的門店,就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攝像頭抓取臉部資訊、并自動生成編号,标注幾次到店、男女、年齡等資訊。

科勒衛浴這款攝像頭的生産商是蘇州萬店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能夠通過人臉識别資訊解決精準營銷,抓取的人臉資料累計上萬。

當時有萬店掌的從業人員告訴央視記者,科勒衛浴是“全國性安裝”,也就是說每家店都裝了這種攝像頭。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當記者詢問為什麼科勒衛浴某區銷售經理為什麼要抓取人臉資訊時,對方表示:“比如這個人過來了,B店會提示這個人也逛過A店,B店如何去接待、如何去報價,就有心理準備了。”

在這種情況下,能說科勒衛浴不知情嗎?

能把這個鍋全都甩給攝像頭的生産商嗎?

很明顯,不能。

是以當時科勒衛浴在聲明中直接承認了采集人臉,但科勒衛浴表示這些資料僅作到點人數統計,對該裝置所采集的資訊不做儲存、分析及轉移。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如果真的不做分析,為什麼要給人臉編号呢?

懂的都懂。

根據處罰書内容顯示,截至2021年3月15日,科勒衛浴共抓取了2202264條人臉資訊,罰款五十萬元人民币。

你看,這麼多人的臉部資訊被私自抓取,隻罰了五十萬。

這不禁讓柴妹想起了前段時間英國的一個類似案例。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就在12月初,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對一家名為Clearview AI的美國公司發出警告:

稱該公司通過Facebook等網絡平台私自收集了大量英國公民的人臉照片,涉嫌嚴重違反該國的資料保護法。

ICO要求Clearview AI公司停止處理英國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并删除他們的相關個人資訊。

而Clearview AI公司可能面臨高達1700萬英鎊(人民币約1.44億元)的罰款。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企業就算采集了我們的人臉資訊,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那就請大家先跟柴妹一起看看今年初清華大學Real AI團隊做的一個實驗吧。

其實這個實驗過程非常簡單,但實驗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Real AI團隊共選取了20款手機,其中一款是國外的,19款都是國産智能手機,均來自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

每個品牌選取了3-4款不同價位手機,低端機到旗艦機都有。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首先,測試人員把19款國産手機的人臉識别全部綁定為旁邊的“一号同學”;然後讓旁邊的同學拿他的手機進行人臉識别,打不開。

接下來,測試人員将一号同學的眼睛部位照片列印出來貼在了眼鏡上面,結果19部手機全部被解鎖。

是的,僅僅一個眼睛部位,就騙過了手機的人臉識别。

而順利解鎖手機其實隻是第一步,後續通過測試發現,手機上的很多APP、包括手機銀行都可以進行人臉識别。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甚至可以假冒機主線上上完成銀行開戶,下一步就是轉賬。

當時這事兒還挺火的,網上衆說紛纭。

但無論怎麼分析,用照片冒充機主解鎖手機是不争的事實。

測試人員能夠拿照片輕易解鎖手機,就意味着别人也可以。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央視曾經報道過的一個新聞。

【五千張人臉照片10元兜售】

當時記者在某平台上搜尋“人臉資料集”的關鍵詞,迅速彈出了一件名為“人臉相關算法訓練資料集”的商品,标價10元。

打開商品介紹發現這裡面包含五千多張人臉照片,還有很多是一個人不同表情的臉部照片。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記者通過平台與銷售者取得聯系,詢問這些照片是否經過所有者的授權時,對方表示:“經過授權的就不是這個價了”。

也就是說,這些被售賣的人臉照片,其所有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臉”正被别人放在網上售賣。

有沒有覺得細思極恐?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更可怕的是,現在無論是街道、還是商鋪,幾乎全部被裝上了監控攝像頭,還有人在自己家裡裝攝像頭...

而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攝像頭背後是否有人正暗戳戳收集我們的人臉資訊。

既然科勒衛浴和小鵬汽車在攝像頭中采集消費者的臉部資訊,那麼其他汽車和商鋪是否也有這種行為呢?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比如咱們前文說到的悠絡客,這家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合作客戶包括其林輪胎、别克、通用汽車、廣汽集團、凱迪拉克、五菱汽車、汽車超人等。

當時被曝光違規收集人臉資訊就是這些汽車的4S店使用了悠絡客提供的人臉識别系統違規采集顧客個人資訊。

一旦消費者進店,店内的人臉識别系統就會識别其面部并儲存其人臉資料、性别、年齡、到店次數、到店事件等隐私資訊。

“看到小鵬汽車的門店,請繞着走……”

雖然他們說自己收集人臉資訊是為了精準營銷,但他們拿這些臉部資料究竟做了什麼,我們根本沒辦法知道。

人臉資訊是屬于個人獨有的生物識别資訊,現在早已成為很多使用者的支付密碼,保護着我們的财産安全。

而這種識别技術未來的發展是不可逆的趨勢,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們所有的資訊都将坦露在企業眼前。

更嚴厲的措施,已經刻不容緩。

END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柴狗夫斯基:位元組跳動旗下視訊平台獨家簽約創作人。曾獲得網易号“最具影響力”稱号;并且榮獲上海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頒發的“最佳組織獎”;獲得一點資訊“一點号年度黑馬作者”稱号,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頻頻斬獲10W+。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