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入選廣東青年隊,15歲踏上了CBA的舞台,17歲入選國家隊征戰雅典奧運,18歲成為最年輕的最有價值球員,19歲首輪第六順位被NBA選中。一路走來易建聯都是順風順水,國際賽場的表現也挖空了籃球媒體的溢美之詞。簡簡單單的一項成就,可能就是很多球員終其一生的目标!而這樣僅僅是易建聯無數成就的序章,可易建聯卻說:你要拿領袖來套我話,就覺得很失敗。

易建聯半開玩笑的話語帶着一些苦澀,在他終于被球迷所接受,在他終于成為中國男籃唯一支柱之後,那些長達數十年的嘲諷和質疑,在他口中卻說的雲淡風輕。多年後易建聯成了中國男籃唯一可以依靠的球員,是他終于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姚明嗎?是我們終于接受了心中的阿聯。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欠中國球迷分毫,早已不在年輕的他頂住了中國男籃最後的防線。
想要追尋這位傳奇球員的故事,讓我們追随曆史的步伐,時間回到1987年10月的清晨。廣東省鶴山市一戶普通郵政職工之家,迎來了一個出生時就不普通的孩子。父親名叫易景流,身高1米96;母親名叫麥美玲,身高1米73,他們曾經都是手球隊隊員。得益于父母出衆的身高,在很小的時候易建聯就在籃球方面展現了天賦。
1999年,年僅12歲的阿聯和夥伴報名參加了深圳的街頭籃球賽事,雖然那時的易建聯已經擁有194厘米的身高,但還是在第一輪就敗下陣來。雖然輸了比賽,但這一切都被體校教練戴憶新看在了眼裡,在那場街頭比賽中,他看出了易建聯的潛力。自身對籃球的熱愛加之教練的遊說,運動員出身的父母雖然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但還是把易建聯送到了深圳體校。廣東宏遠負責青訓的教練,為阿聯專門設計系統訓練方案,從此易建聯過上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籃球生涯 。
雖然開始努力的訓練得到了教練的肯定,但易建聯的體能很差,四百米的成績永遠不達标,也讓他一度萌生了放棄的念頭。體校的封閉訓練是有弊端的,沒有了父母的監管,易建聯與同行的小夥伴學會了抽煙。要知道吸煙可是運動員的大忌,更何況是13歲的孩子?父親看到吞雲吐霧的易建聯後沒有嚴厲的斥責,這反倒讓易建聯有些不安。幾天後父親送給他一部心儀的手機,還有一個燃燒到一半的香煙的手機挂飾。他告訴阿聯,在人生的起步階段,不要像香煙一樣輕易燃燒待盡,易建聯明白父親的苦心。在此後,哪怕易建聯成名了,手機換了多次,這個手機挂飾也陪伴着易建聯,直到易建聯将自律和自己融為了一體。
經過了兩年體校的曆練,屬于他的光芒愈發難以掩蓋。15歲時,易建聯就進入廣東宏遠以球隊第六人的身份正式參加比賽。2002年年底,那個夜晚注定屬于易建聯。在處子賽季的最後一場正常賽中,廣東隊隻要取勝,就可以奪得隊史第一個正常賽冠軍。面對這樣的機會,廣東衆将在北京石景山體育館與北京首鋼殺的昏天黑地。可面臨着杜鋒六犯離場,廣東内線捉襟見肘了起來。
在加時階段,15歲的易建聯臨危受命作為中鋒登場。初來乍到的易建聯略顯緊張,雖然在寸土寸金的内線摘下了一個又一個前場籃闆,可連續的三罰不中讓他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場邊的北京球迷看起了笑話,沒有人相信這個小孩能為比賽的結果改變什麼,可他是易建聯啊!
随着第四罰籃球應聲入網,這個天才少年開啟了殺神模式。暴扣、封蓋、加罰命中!此時球迷的噪音已經對他毫無作用,解說直呼,這就是下一個姚明啊!可他卻比姚明成名更早。加時賽豪取13分帶隊拿下第一個正常賽冠軍。那個夜晚屬于易建聯,這是他的成名之戰,也是這個少年在籃壇大放異彩的開端。廣東隊也從老将打天下變成了小将挑大梁的局面,經過一個賽季的曆練,廣東隊在03-04賽季奪得了隊史第一個總冠軍。這是華南虎在CBA發出的第一聲怒吼。
在那年的休賽期,因為在聯賽中表現出色,17歲時,易建聯入選了國家隊大名單随隊征戰雅典奧運。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的阿聯有些内斂,躲在王治郅與姚明身後像個孩子。在那次國家隊之旅中,在姚明與王治郅羽翼的庇護下,易建聯像一塊海綿,瘋狂的吸收着獲勝的經驗。中國男籃打入八強。雖然在那次世界大賽上,阿聯少有上場,但也為今後做足了鋪墊。曆經大賽的打磨,阿聯這塊成色不錯的玉石已經雕刻完成,而他也成功的進入了NBA球探的視野,阿聯也即将面臨更加艱難的挑戰!
下期預告,易建聯不算成功的NBA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