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自古以來,我們國家經曆了很多朝代,它們或繁榮,或衰敗,總之各有各的特色。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愛的便是唐朝,因為在唐朝我國的國力十分強盛,迎來了周遭很多國家的朝拜。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可不是這繁華的盛唐,而是以分封制聞名的西周,想必大家都有聽過“周天子”這個說法吧。筆者印象最深的便是中學課文中所學的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制度。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大家所熟知的諸侯國便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的諸侯國,或許是因為它們的勢力沒有那麼大,是以對一些争名奪利的事情也不是很在乎,便沒有人去刻意的注意它們。就比如說其中之一的應國,甚至有很多專家學者都懷疑其存在的真實性,直到一件文物的出現,應國的地位才被大家所承認。

這件文物的來曆還得從一個磚窯勞工說起,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寶豐縣文化館迎來了一位磚窯勞工,稀奇的是他還帶來了一件稀奇物件兒,這個物件是一個青銅簋。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他一來到文化館,便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咨詢當地的從業人員問自己帶來的這件青銅簋能值多少錢。但是并沒有得到具體的答複,因為文化館的從業人員也不能估計其價值,隻是覺得這件青銅簋應該有不小的來曆,于是将這件事情報告給了自己的上級。

上級接到消息之後,派出了相應的專家來到寶豐縣,專家到達之後,想要找這位勞工了解情況,可是卻始終找不到人。無奈之下直好到他的工作機關了解情況,後來工友們告訴專家,這個勞工已經将青銅簋賣給了廢品站,于是專家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廢品站,還好青銅簋并沒有被運走。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正是這個青銅簋,讓專家們有了意外的發現。原來這個青銅簋的真名叫鄧公簋,出土于應國的墓地,是西周中晚期的文物,有着十分悠久的曆史。整個簋高21厘米,口徑19厘米,這是鄧國國君之女的陪嫁禮器。

這件文物出土之後,最大的價值便是填補了我們對于應國研究的空白,因為應國這個諸侯國隻存在于記載之中,從來沒有真實存在的物件可以證明其真實存在。而這鄧公簋,則是第一個,是以它對我們研究應國曆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其實這件陪嫁物品,見證的也是一個異常浪漫的愛情故事。據說鄧國國君之女鄧媪毗雲遊應國,深深的被應國的美景所吸引,竟然到了流連忘返的地步。而鄧媪毗又是一個精通琴棋書畫的女子,某一天夜晚,她在自己所住的樓閣之中彈奏起了自己所作的《鳳凰鳴》。正當深情流露之際,一首婉轉的曲子從遠處飄來與之相和。

後來連續幾天夜裡,鄧媪毗都會彈奏這首曲子,此後每天晚上都會有箫聲相合,原來吹箫的人正是應國國君的兒子封虎。兩人一件鐘情,也得到了雙方家長的祝福,後來鄧國公便将鄧公簋送給自己的愛女做了陪嫁之物,于是這世間又多了一段佳緣。

磚窯勞工上交國寶,填補一項曆史空白,背後隐藏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其實無論是文物本身,還是這件文物背後的浪漫愛情故事,都具有很大的價值,因為它傳遞給我們的,都是我們不曾看到過的景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