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作者:陽訊互動科技

它被稱為百戲之祖,傳承了2000多年,今天還可以親手去觸摸和操作,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而且既傳統又有趣,經過幾分鐘指導,就能上手表演一番,可以說既是藝術又是技術,它就是——皮影戲。

而今天我們所探訪的這家是被稱作皇家皮影戲的京西皮影,聽起來仿佛遠在天邊卻近在眼前,就位于北京海澱區的上莊地區,這裡有一個關于文化皮影的文化園——中國京西皮影非遺園,占地20畝,是了解傳統文化的特色非遺場所。

被稱為“皮影聖地”,可同時接待1000名遊客觀看皮影戲、參觀博物館、手工制作影人等。是全國第一家專業從事皮影藝術品收藏、整理、皮影舞台藝術表演、皮影藝術展覽、皮雕工藝品研發的綜合體。一個周末的下午,冬日的暖陽普照下,一陽去親身探訪了一番,果然很有收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這裡的交通十分便利,因為畢竟隻是海澱區嘛,下了高速,稍微一段進村路有點狹窄,但還好,然後從白水窪路到達園區大門有一段長約100米的道路,兩側貼着各類非遺的照片及圖畫,很容易找。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走到近前,隻見一個面積挺大的院落,紅色的大門頗為古香古色,我們趕的是下午的表演場,因為實際上這裡也是一個皮影研究院,每天分上下午兩個時段開放,共進行兩場表演與參觀。這次,我們除了帶大家一起看看表演,還會仔細的觀賞一下這以皮影戲非遺為核心主題的各個展區。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2:00開業,1:30時門口已經聚集了大量的觀衆,一陽目測了下,其中至少有2/3都是家長帶着小孩前來。看來大家對這項非遺的傳統藝術都是非常有興趣。大門終于打開了,大家守秩序的排隊進入,坐在劇場中,等着期待已久的這項傳承2000多年的皮影戲的開演。

通過主持人的解說,大家才知道原來表演者是“袖珍人”,也就是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常年在此演出,劇團現有演員76人,全部袖珍人,他們平均年齡22歲,平均身高1.26米。有着兒童一樣的面貌、聲音,但有着大人一樣的智慧,演出風格靈動,形式獨特,屬世界獨創。

主要以皮影、木偶表演為主,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民營特色皮影木偶表演藝術團體。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東方衛視、湖南衛視等200多家媒體進行了多次報道。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一開演,果然表演十分靈動,配合音樂,栩栩如生,而且劇目也很新,是新排的冬奧主題童話皮影戲《尋找雪姑娘》:主要講述的是大象媽媽一家,由于地球變暖,集體北上,到北方去尋找冰雪世界。

路上,象哥哥敦敦碰到了丢失了搭檔的冰王子。巧的是,一隻叫笨笨的小企鵝抱怨天氣變熱,正準備離家出走,遇到了和冰王子走散的雪姑娘。終于,他們在北方的一個冰雪世界裡相遇了,高興之餘,小象和小企鵝才知道,原來冰王子和雪姑娘是冬奧會的花樣滑冰運動員,正在這裡訓練走散了。

可是好奇的小象和企鵝不知道冬奧會是什麼,更不知道裡面的運動項目,于是冰王子和雪姑娘向他們介紹冬奧會,并給他們示範了冰球和冰壺的技巧,給他們表演了最拿手的花樣滑冰。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然後還表演了一出經典劇目《武松打虎》,老虎很傳神。演出結束後,還有個體驗環節,可以在指導下,親自體驗下皮影表演,一陽也手持老虎,感受了一番,十分有趣,看家長帶着孩子們也玩的興高采烈,還能購買簡單版的皮影帶回家繼續玩。

更巧的是,在這裡還遇到了十幾年前,演出團還在前門時就認識的老熟人——“京西皮影”傳承人王熙,那時我做一個網際網路兒童教育項目時曾經有過合作,今天她正接受一個電視台的采訪,于是,簡單一番叙舊,繼續參觀。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園區内設立了“雕刻時光”、“皮影往事”、“影戲華彩”三個部分的展覽,詳細介紹了皮影的制作工藝和發展由來。展品既有豐富多樣的皮影演出道具,又有從民間搜集搶救來的手抄影卷,全面展現了皮影藝術融镂刻、繪畫、音樂、戲曲等多種形式于一體的獨特文化魅力。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其中,一條長達12米的皮影長龍,讓驚歎不已。據介紹,這條牛皮雕刻的長龍是由20多位皮影雕刻師集體制作的,他們選用了24張上好牛皮,采用傳統皮影雕刻技藝,耗費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而這也是目前中國皮影藝術領域創作的最大的皮影龍。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說到背後的故事,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闆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 ,可謂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一陽在展出中還看到很多歐洲曆史名人對皮影的傳播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德國,讓人印象深刻。1781年8月28日,這天是詩人、劇作家歌德32歲生日,他招待貴賓的方式有些與衆不同:請大家看一場來自東方的皮影戲。

當時,皮影戲剛剛傳入歐洲不久,人們每次觀摩都久久不能平靜,奇特的藝術形式成為貴族圈裡最時髦的談資。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據14世紀初波斯的曆史學家雷士丹丁(Rashideg)說:“當成吉思汗的兒子繼承大統後,曾有中國的戲劇演員到波斯,表演一種藏在幕後說唱的戲劇。”所指即為“影戲”。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到了18世紀中葉,一位名叫居阿羅德的法國傳教士,迷上唐山和北京的皮影工藝。1767年回國時,他小心翼翼地把皮影戲的舞台燈光、影人兒布景等全部制作和演出形式帶回法國,在巴黎、馬賽公開演出。

很快,在法國引起轟動,随後融入了當地的戲劇,創造了法國的影戲,并向其他國家傳播。到了1776年,又間接傳入英國。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近幾十年,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等西歐國家掀起的中國皮影熱有增無減。尤其是德國人,争相購買和收藏中國皮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德國至少有近百家國立和私人博物館收藏着中國皮影。

從金代開始,皮影藝術就開始在北京地區出現,到清朝中晚期,北京的皮影藝術達到鼎盛,并開始進入宮廷、王府演出,成為當時上流社會消費的娛樂形式之一。

王家皮影戲班就是當時宮中最受歡迎的皮影班子。藝人王炳義跟随自己家鄉的将軍進京後,便定居于北京西山并組建了該團隊。

「科技文人一陽SHOW」親身感受傳承2000多年的百戲之祖——皮影戲

由于京西皮影戲出身于清朝宮廷,是以與一般皮影戲相比,道具制作更加講究,表演形式也更加細膩複雜。

據傳在清朝時,上層社會十分流行昆曲、平劇,京西皮影戲的表演便也與昆曲、平劇相結合,平劇演員在背景演唱,皮影演員表演皮影人,後人将此技藝取名為“鑽筒子”,被稱作“平劇皮影雙下鍋”……

這一下午,連看演出,帶看展覽,讓一陽對這句話有了更切實的體驗:“一口叙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确實,這有2000多年的曆史,曆久彌堅的皮影戲,不僅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争相收藏,還頻頻受邀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亮相。

一陽相信,這個被西方觀衆稱為“東方魔術般的藝術”,未來,不僅在中國大地,在世界舞台上都将會煥發更新、更燦爛的光芒!

有道是:

“一陽新鮮事,

玩轉每一次!”

咱們下期,不見不散!

一陽

2021年12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