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演的電視劇,總是充滿了口水和争議。
比如熱播的《風起洛陽》,因為種種原因推遲了一個多小時播出。
然而,劇還沒有播,無數的五星好評和差評先趕來了。
這樣的非正常評分讓人大跌眼鏡。

不僅是《風起洛陽》,就連趙麗穎主演的《誰是兇手》也存在着很嚴重的水軍控評的情況。
根據豆瓣對于這一場風波給出了回應——
“共清理‘非正常評分’兩萬餘條。
其中《風起洛陽》的五星評分12366條,一星評分6610條;
《誰是兇手》的五星評分935條,一星評分1082條。”
可以看得出,因為無數水軍的湧入,讓電視劇的口碑變得撲朔迷離。
相比較清一色9分好評的貓眼和淘票票,豆瓣算是較為公平和權威的評分平台。
很多觀衆也會将此平台作為參考是否看劇看電影的标準。
但是針對流量們出演的劇,總是會掀起“粉黑大戰”的情況。
粉絲和黑子戰鬥,普通觀衆跟着遭殃,也會給影視行業造成很多的弊端。
這就是觀衆們讨厭飯圈的原因。
就拿《風起洛陽》來說吧。
根據豆瓣提供的資料,劇還沒有開播,就有6000多條五星好評。
點贊都有33萬,這比打一星的649條要多出将近10倍了。
可見,粉絲們的盲目控瓶,有多麼嚴重。
一部電視劇,偶像出演确實能夠給劇帶來一定的熱度,但是同樣它也是一把雙刃劍。
就是會勸退很多厭惡飯圈的普通觀衆。
在《風起洛陽》裡,因為有兩位流量明星王一博和宋茜的參演,粉絲評分多圍繞兩位的演技顔值等各方面盲目誇贊。
黃軒飾演的男一号,演技一如既往得穩。
他的演技,氣質和台詞功底,都是很适合螢幕的。
将外表邋遢,内心熾熱真誠的高秉燭诠釋得相當不錯。
老戲骨們也是可圈可點。
但是王一博和宋茜的演技,真的需要提升了。
尤其是和黃軒在一起對比,差距馬上就出來了。
王一博的人設,是一位“木石之心,異禀之人”的角色,出場一身白衣,清秀儒雅,仍然是不動聲色。
過于偶像劇的出場方式,并沒有給他帶來光環,反而暴露出了演員的短闆。
過于“面癱”,表情不豐富,讓人很出戲。
有的網友表示,王一博是偶像出身,和專業演員相比,确實有點為難他,人也需要有成長的空間。
但是觀衆們也很忙,沒有人有義務等偶像們成長。
演員們如果演技不過關,确實會給劇作減分。
另外一位女主演宋茜,演技也是很有争議的。
比如她的台詞功底,不知道大家怎麼感覺。
老編總是覺得她很刻意在“咬着字”,太過用力讓人覺得很”趕“。
有的時候聽不清在說什麼。
這部劇的演員都是原聲出演,本來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但是卻自曝其短。
因為有的年輕演員,需要提升的太多了,真的是扛不起台詞。
黃軒盡力了,他是真的帶不動王一博和宋茜啊。
兩位主演的“拉胯”,成為了這部劇的一個很明顯的短闆。
抛開演員的問題,隻說這部劇的話,優點不少,缺點也不少。
這部劇是一部大IP劇,馬伯庸的前作《長安十二時辰》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風起洛陽》這部電視劇的質感,美術和畫面,還是不遑多讓的。
看得出來,是花了大價錢的。
第一集出現的洛陽街道,繁華的坊市,嬉鬧的人群,很有質感。
布景,打光都是相當不錯的,随便截一張都能當桌面。
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美”的劇了。
查了一下資料,電視劇複原了場景有100多處,占地面積超過了4萬平米。
服裝5000多套,道具也是1.5萬組。
肉眼可見的“大手筆”,可以讓觀衆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東都洛陽的繁華。
這樣的投資和質感,值得肯定。
但是也有一些小的問題,那就是過于注重大的場面。
全景式的,推移鏡頭的,過于注重美術,而縮減了劇作的内容和故事發展。
塑造人物才是劇的靈魂。
過分注重“外在”,就很難兼顧到“内在”。
總體來說,電視劇7分的評分還是較為公允的。
一部劇的成功,是導演,編劇,演員和劇組從業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給偶像控評,維護口碑也要适度,因為不适宜的吹噓和吹捧,會在一定程度上自曝其短,反而得不償失的。
為後來者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