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8年,光緒帝駕崩,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推上了皇位,成為慈溪執政的傀儡。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結束,溥儀于1912年2月被迫退位,他成為了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那時候他才七歲。一個含着金湯匙長大的孩子,一夜之間失去了他的身份和地位,雖然還是照常居住在紫禁城中,可這北京城,甚至全國人都知道,他不再是皇帝了,心理沒有點落差,是不可能的。

1917年,在保皇派的支援下,宣統複辟,溥儀再次登上了皇位,這是他第二次當皇帝,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年,俨然有皇帝瘾。幾年前被迫退位,可皇室與民國政府達成協定,獲得了優待條件,紫禁城俨然是一個小朝廷,無論城外的革命有多轟轟烈烈,城内還是每日上朝,保持了原封不動的封建生活。溥儀不是沒想過複辟,還不止一次地想過這件事情,在一衆保皇派的支援下,加上他堂兄弟恭親王溥偉的遊說,他竟真的走向了曆史倒退之路。
也許溥儀也沒有想到,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還不惜将故宮中的文物盜走,換取資金,終于再次登上了皇位,但這次也就做了十二天的皇帝。從7月1日到12日,僅僅十二天,他又被趕下台了,但這一次登上皇位,他是畫了很大心血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他就将皇宮中的文物拿走,加上溥偉從恭親王府中拿出來的禦賜品,一共6卷古畫,全都“賤賣”給了日本人。可也隻換來十二天的皇帝,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一刻覺得後悔,但後人對這個盜畫的行為,唾棄不已。
2017年3月15日,這6件被溥儀從故宮盜走的古畫,終于現身紐約佳士得拍賣會,将其進行拍賣的,是日本的藤田美術館。“藤田美術館藏重要中國藝術”專場上,一共出現了30件中國古代藝術品,藤田美術館因為資金周轉不佳,才将這些藝術品進行拍賣。而這6卷古畫,都是乾隆帝禦賜珍藏的,分别是陳容的《六龍圖》、趙令穰的《鵝群圖》、李公麟的《便橋會盟圖》、韓幹《馬性圖》,王冕的《雪梅圖》以及趙孟的《洗馬圖》。
這6卷古畫總共拍出1.4億美元的價格,折合人民币8.69億元。這些古畫當時被賣的價格是多少,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跟現在國人花8.69億元買回相比,應該可以稱得上是賤賣了。相對于這些藝術品的價值,尤其是其中有些畫作無論是技藝,還是珍稀的程度,都可以說是世間少有的。比如陳容的《六龍圖》,不止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畫作,還是幾百年來國人畫龍的參考畫法,且陳容的僅存畫作也是非常的少,足見其珍貴程度。
根據皇家著錄文獻《石渠寶笈》初續篇的記錄,這6卷古畫原先為乾隆皇帝所有,1915年2月22日,醇王府的官家張彬舫親手賣給了日本的山中商會。溥儀是醇賢親王的孫子,可想而知,這官家是尊了誰的指令,而這6卷古畫并非全都出自醇親王府,其中4件有恭親王府的印。可無論怎麼說,這大概都是在溥儀的指令下辦的。日本人喜歡收集我國的文物,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但溥儀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活和地位,将中國的文物賣給日本人,這樣的行為又怎麼不令人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