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儒家禮教思想下,女性地位極低,這是整個社會的大潮流。作為男權社會的附屬品,女子很少作為個體取得成就。在古代的人工生産的農業社會,女子因基本身體素質問題,作為勞動力的效率遠低于男子。但适婚年齡的女子,卻是整個社會重要的稀缺資源。

社會動蕩,發生戰亂時,人口便是最大的财富,而女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戰亂的發生便是姻齡女子缺乏而導緻,例如清末的撚軍之亂,便是太平軍與清軍大戰,造成女子逃離、死亡,或被地方土豪所收攏。
導緻當地很多男子沒有适婚的對象,隻能通過着戰争擷取。是以曆代中央政府都會試圖控制着,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是以政府對納妾進行詳細規定,避免社會婚齡女子過少,造成社會動亂。是以,文章标題的通房丫頭應運而生。在古代,一個家族是否興旺,大多以人員和男丁為判定标準。
通房丫鬟,從字面意思便可得知她的卧室是與主人的卧室是相通的。莫要以為這是悲慘的一件事,其實這是令人開心的。通房丫鬟是地位是府中所有丫鬟中最高的,地位待遇當然也是丫鬟中最好的。
當作丫鬟的女子家中一般貧苦,無奈才賣女求生。通房丫鬟的卧室與主人房間相通,正是要便于夜間伺候主人。是以通房丫鬟是最容易見閨房之樂的,又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好處。在主人招呼下一起行房後,有可能成為妾。這需要主人去官府備案,得了名分才可稱妾。
古代貧困人口十分龐大,百姓生活通常不怎麼好,到豪門做通房丫鬟的待遇可是好得不得了。通房丫鬟與隻有豪門才養得起,地位高,在古代意味着不用幹重活,不用為吃飯穿衣發愁,意味着可以對别人呼來喝去。
這對貧苦家庭中的女子,相當于士子中舉,縣令升遷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