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RO龍頭大跌,行業到底怎麼了?

市場今天繼續小幅調整,在美聯儲議息會議沒落地前,資金不敢輕易進攻,都怕做錯方向。

但從大環境看,目前A股依然比較健康,催化因素在前面的文章中都有解讀,這裡不再多說。

其中一個信号就是北向資金,今天繼續淨買入,本月以來北向已經連續11個交易日淨流入,累計淨買入近800億,近一個月更是接近了1000億。

當下就是需要找到舒服的姿勢,包括倉位配比和品種選擇,靜待市場的下一波上攻就可以了。

這裡需要重點盯住2個領域,一個是金融,特别是彈性大的券商,依然是穩定市場的中堅力量,并且也面臨估值修複的需要。

再一個就是消費,特别是消費的核心品種,具備估值和防禦的雙重優勢。

……

今天CRO方向重挫,藥明康德跌停,泰格醫藥、康龍化成等紛紛大跌。

這其中主要有個因素,相關報道,美國财政部将八家中國公司列入投資黑名單,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商用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更為重要的是,相關人士透露,預計美國商務部周四還将把部分中國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其中包括一些涉及生物技術的公司。

這裡的“生物技術”基本上就是生物醫藥研發企業,典型的就是藥明康德,公司近80%的營收來自海外并且近些年在北美巨資投入實驗室。

而目前的國内CRO賽道龍頭來看,大部分營收來源都是海外的訂單,特别是北美。是以,一旦受到限制,訂單将會大大受損,直接影響公司的收入。

先來思考幾點:

第一,2018年以來,米國在科技、軍工領域不斷對我國企業進行打壓,而這次又延伸到了生物技術,說到底還是技術的“卡脖子”。

藥明康德作為國内最大的醫藥研發企業,擁有行業最高的技術水準,但近些年卻花費巨資在北美建實驗室,這個成本是相當大的,對公司的業績也有所拖累。

那麼為何承擔高昂成本下,還要去做,不排除行業的一些頂層技術是沒有的,隻有通過合作或者技術換市場的方式獲得。

第二,替代性,藥明康德作為國内最大的CRO企業,但在全球産業鍊上依然很渺小,并不是海外企業做CRO不可或缺的地方。

美國實驗室控股公司(LabCorp)在相繼收購科文斯(Covance)和齊騰(Chiltern)之後,無論是臨床前研究還是臨床研究,都是全球上司者之一。經過這兩次大并購,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CRO。公司2020年收入高達140億美元。

而藥明系包括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2020年的合計收入才不到33億美元,在全球處于第七的位置。

是以,如果真的有相關限制,藥明的訂單其它企業可以完全消化,毛毛雨。

這種黑天鵝沒法避免,現在主要考慮三點。

1,密切關注相關公司的公告,比如藥明康德第一時間聲明,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2,就是密切關注周四的這個事件進展。

3,從整個賽道來看,海外疫情持續發酵下,對國内産業鍊的依賴依然是比較重的,并且我國CRO企業基本很強的成本優勢,産業鍊很難轉移。

投資不能總想着抄底和逃頂,如果糾結于這個會錯過市場上所有的投資機會。沒有絕對的頂和底,沉迷于這一點會陷入交易中不能自拔。

而好的投資一定是邏輯驅動,有交易體系支撐,不被市場情緒影響,在調整中卻看到了一場中級别的勝利。

就這……

A股是個不斷收割散戶的過程,老張粉一定要通過增強投研能力和把握市場脈搏的能力來武裝自己,這也是公衆号:老張投研一直在做的!

堅持好公司,睡覺才踏實!歡迎留言區交流!

再好的投研邏輯,也需要市場的配合、資金的認可、以及較強的擇時能力。

以上内容隻是基于目前市場環境以及公司基本面的解讀分析,不做具體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