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史中,坐鎮上庸的劉封真的對關羽見死不救麼?其實另有隐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困守麥城,派廖化突圍前往上庸,向劉封和孟達求救,遭到拒絕。是以人們便認為是劉封的

“見死不救”

,最終讓關羽被東吳擒殺。

其實這是羅貫中

虛構

的情節。在正史中,關羽确實曾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援,

還不止一次

,不過這都發生在關羽重兵圍困曹仁的時候,而不是關羽兵敗走投無路之時。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

關羽要求劉封和孟達出兵是為了幫助自己盡快拿下襄陽和樊城。

正史中,坐鎮上庸的劉封真的對關羽見死不救麼?其實另有隐情

不過面對關羽的接連催促,劉封和孟達卻連番拒絕,那麼他們為何要這樣做呢?

1、先來看看劉封和孟達是如何拿下上庸的。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跟随劉備入川,參加了漢中之戰。孟達原是劉璋的部下,後作為使節與法正前往益州和荊州的邊界迎接劉備時投降了劉備,被劉備任命為宜都太守。

在劉備與曹操激戰漢中的同時,劉備派孟達率軍從秭歸北上進攻房陵,孟達殺掉了房陵太守蒯祺(諸葛亮的大姐夫),占據了房陵,随後孟達又馬不停蹄的進攻上庸。

此時擊敗曹操占據漢中的劉備害怕孟達勢力做大,不能駕馭,便立即派劉封率兵順沔水南下節制孟達所部,與孟達合兵一處。面對重圍,上庸太守

申耽

投降,其弟

申儀

以西城投降。拿下了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後,劉備的疆域達到極盛。

正史中,坐鎮上庸的劉封真的對關羽見死不救麼?其實另有隐情

劉封也就此登上了人生巅峰,以軍功被劉備升任為

副軍将軍

,成為統制上庸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而此時劉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穩固在此地的統治,節制孟達、申耽、申儀等人,確定此地萬無一失。

2、劉封拒絕關羽的理由。

就在此時,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前期進展順利,斬龐德,降于禁,又重兵圍困曹仁于樊城、襄陽,一時

“威震華夏”

。不過圍城日久,關羽卻始終拿不下襄樊二地。為了盡快拿下此地結束戰鬥,關羽便要求駐軍荊州西北方的劉封、孟達出兵援助。

正史中,陳壽用了一個

“呼”

字來形容關羽要求兩人出兵的方式,從中可以看出關羽的急促,也可以看出關羽對兩人的态度并不友好,幾近于催促。最終的結果是,兩人

“拒承羽命”

。其理由為:

“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

。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劉封和孟達的托詞,其實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個理由并不是用來敷衍關羽的,劉封和孟達确實抽不開身。

正史中,坐鎮上庸的劉封真的對關羽見死不救麼?其實另有隐情

首先

劉封手裡兵馬有限。

上庸的守軍由三部分構成,劉封從漢中帶來的軍隊、孟達從秭歸帶來的軍隊和申耽申儀等上庸原來的軍隊。

據《資治通鑒》記載,

“達率部曲四千餘家來降”,

可見孟達所部人數為4000。劉封所部人數不清,但應該和孟達差不多,也估計為4000人。申耽申儀投降後,劉備必然不會給兩人保留太多軍隊,估算2000人,是以上庸地區的駐軍大概在一萬人左右。

其次,劉封無力分兵支援。

雖然一萬人并不是小數目,不過對于上庸地區來說,這些軍隊并不多。上庸地區位于現在的湖北竹山、竹溪、房縣一帶,地處湖北秦巴山區腹地,南鄰荒無人煙的神農架,是益州的門戶所在、劉備同曹操的前線地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這裡剛剛歸附,劉備在這裡的根基未穩。劉封除了要控制勢力強大的地方豪族,還要節制暗懷野心的孟達,對于劉封來說,這任務可以稱為艱巨。劉封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稍有優勢的兵力控制住孟達、申耽、申儀等人。如果劉封答應了關羽的要求,抽調兵馬援助,萬一上庸有所風吹草動,劉封根本毫無辦法。

再者,就算劉封援助關羽,也對戰局并無多少改變。

關羽要求劉封出兵時,還處在優勢,并沒有到了後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關羽以優勢兵力圍困曹仁都毫無辦法,就算劉封帶着幾千人過來也是于事無補。何況當時前線已經出現了糧草緊張的情況,如果劉封發兵前來,勢必會加重關羽的後勤壓力,對于戰局來說并無多大改變。

是以我認為劉封沒有出兵支援關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确實為他後來的悲慘遭遇埋下了伏筆。

劉封的悲慘結局

雖然劉封有不出兵的現實理由,但如果是關羽陷入困境時向他求助時,劉封是肯定會出兵的。但無奈關羽敗亡的實在是太快,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劉封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而在得知關羽敗亡的消息後,劉封心裡也非常恐懼,知道劉備會遷怒于他。事實上,劉備确實對于劉封的所作所為十分憤怒

“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但這其實并不是劉封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在于他和孟達失和,丢了上庸。

劉備派劉封來上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節制孟達,是以劉封一直對孟達心懷猜忌。在關羽覆敗後,心不自安的劉封和孟達很快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劉封甚至奪取了孟達的鼓吹(軍樂隊)。鼓吹在當時象征着軍權,劉封奪了孟達的鼓吹,意味着下一步就可以随意處置孟達了。無奈之下,孟達帶着私兵4000多人投降了曹操,并同徐晃、夏侯尚前來進攻劉封。

正史中,坐鎮上庸的劉封真的對關羽見死不救麼?其實另有隐情

最終劉封大敗,自己灰溜溜地逃回了成都,見自己的養父劉備去了。而正值氣頭上的劉備對劉封氣不打一處來,既氣憤劉封和孟達失和丢了上庸,又怨他沒有支援關羽導緻其敗亡。而諸葛亮認為劉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是以除之。

最終劉備接受了諸葛亮的意見,賜死劉封。劉封臨死前曾仰天長歎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因為孟達曾寫信勸降劉封,讓他投降曹魏,但劉封卻嚴詞拒絕,沒想到自己是如此下場。

而劉備得知劉封拒絕孟達的勸降後,竟然為劉封之死而淚流不止。能讓劉備落淚,可見劉封也不是無能之輩。假使設想一下,如果劉封跟着孟達投降曹操,他的結局應該不會這麼凄慘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