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 國内外名城“雲集”

央廣網南京12月16日消息(記者王錫斐)12月15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拉開帷幕。以“互鑒·融合·共創”為主題,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機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國際友好城市、國内外曆史文化名城、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成員城市的各方嘉賓,線上線下相約名城南京,共繪“一帶一路”多元文化交流共生的新畫卷,共築曆史名城和衷共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

攜手共創“新絲路”,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

15日下午,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在江蘇園博園正式啟動。來自“一帶一路”12個國家和地區藝術家共同雲上合奏的《琴聲悠遠》,拉開了主論壇——“和衷共濟:共築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未來”特别對話序幕。

現場,以“鄭和下西洋路線”為元素設計的啟動儀式,預示着古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的聯結與延續。如今,新時代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促進世界經貿合作的共赢之路,更是增進不同文明間了解交流的互鑒之路。論壇上,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騰訊雲簽署合作備忘錄,并聯合釋出“一帶一路”遺産保護與利用數字化平台項目。該平台的建設将促進對文化遺産進行創新和可持續的利用,為世界曆史名城可持續發展提供路徑、方法和工具;同時運用數字技術和高科技手段,建構完整的文化遺産生态保護體系和格局,推動中國數字文化遺産“走出去”。

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 國内外名城“雲集”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全球名城“雲彙聚”,共同探讨曆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

論壇上,衆多國内外嘉賓通過分享現實案例和實踐經驗,共同探讨城市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和再生的新路徑。上合組織副秘書長卓農·謝拉利以上合組織八大奇迹項目為例,闡述上合組織成員國深化在音樂、戲劇和美術、文學、電影領域合作,以及檔案、博物館、圖書館工作,保護和修複古迹和文化遺産物品。近年來,上合組織乘着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合作,利用文化多樣性,曆史文化的豐富資源,推動“一帶一路”成員國間的人文合作。

此外,南京友城、“一帶一路”城市、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城市等市長也通過視訊的形式送來了雲祝福。高棉暹粒省省長狄西哈表示,從1993年到2021年,暹粒省政府已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30個省市建立了姐妹城市關系,其中,暹粒省與南京于2019年9月6日簽署了友好協定,建立了友好關系。“我們在旅遊、教育、文化、貿易、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都已取得顯著成效。”

精彩分享“雲交流”,給出傳承曆史文化遺産新答卷

此次活動,也吸引了很多曆史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的專家學者參與。騰訊雲傳媒與新文創行業總經理舒文琦以企業參與曆史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的角度分享騰訊的一些成功案例。近幾年,騰訊和全國各大知名的博物館展開了深度合作。例如,與故宮合作,利用遙感測繪技術、三維掃描模組化技術、3D高清影像采集技術等,對珍貴文物進行數字化采集,高效全自動化模組化并快速上線内容,形成各類曆史文化實物載體的三維資料庫。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茹國烈曾帶領建設西九文化區首個大型表演藝術設施——戲曲中心,現場雲分享了他對城市文化發展的看法和感受。他說:“文化通過人們的價值觀、日常生活、藝術觀賞與體驗以及形成的記憶來推動城市的發展。而如今,因為與數字化的疊加,文化推動城市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一座城也因為市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促使城市更加欣欣向榮。”

“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藝術共創行動正式啟動

論壇結束後,與會嘉賓在江蘇園博園南京園共同參與了本屆名城會實踐與展覽活動環節的重要項目——“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全球藝術共創行動,一起拼圖形成“TOGETHER”的藝術裝置。

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 國内外名城“雲集”

“TOGETHER”的藝術裝置(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除此之外,本屆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緊緊圍繞“互鑒·融合·共創”主題,還将舉辦“2021世界城市遺産與創新論壇”“2021年‘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産論壇特别對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