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逐漸崛起。為了對付明朝,努爾哈赤決定與蒙古結盟,并且與蒙古科爾沁等部落聯姻。明朝萬曆四十二年,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哲哲,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走上出嫁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的路途。
這并不是滿蒙第一場聯姻,早在哲哲出嫁之前,她的叔叔就将女兒嫁給努爾哈赤。另外蒙古紮魯特部也将兩名女子,分别嫁給努爾哈赤的兩個兒子,代善和莽古爾泰。是以,哲哲是滿蒙聯姻的第四人,科爾沁部與女真聯姻的第二人。
哲哲嫁給皇太極以後,确實對滿蒙關系起到紐帶作用,就這樣,建州女真愈發強大,漸漸統治了各部落,成為足以與明朝對立的後金勢力。後金天命十一年,皇太極正式繼承汗位,哲哲則為“國主大福晉”。
後來皇太極稱帝,改國号為大清,并舉行後妃冊封大典,哲哲被授予金冊金寶,成為大清國的第一位皇後。

在皇太極統治的十七年裡,哲哲後宮地位始終無人撼動,盡管她沒給皇太極生下兒子,但好在後來科爾沁送哲哲兩個侄女進宮,她們都為皇太極生下兒子。除此之外,哲哲成為皇後以來,一直保持着端莊賢惠、溫柔大度的形象,深得皇太極之心。
每當有蒙古使者前來朝賀,皇太極都讓哲哲率後妃相迎,并且每次都以厚禮相送,這一次的滿蒙聯姻,無疑是非常成功的。由于哲哲十分賢惠,又有科爾沁撐腰,是以即使她沒有兒子,皇太極也并不介意,反而對她很是滿意。
哲哲雖然沒有生下兒子,卻不代表她沒有生育能力,因為她為皇太極生了三個女兒。那麼這三個公主的結局如何呢?
固倫溫莊長公主
第一個女兒,名為愛新覺羅·馬喀塔,是皇太極次女,被封為固倫溫莊長公主,出生于後金天命十年。十一歲那年,下嫁給蒙古察哈爾部的額哲。額哲是林丹汗的兒子,林丹汗去世後,額哲率領餘部投降皇太極,并且獻出了元朝皇帝的玉玺,于是被封為和碩親王。
馬喀塔嫁給額哲六年後,額哲去世,她又改嫁給額哲的弟弟阿布鼐。當時滿蒙都有“收繼婚”的習俗,也就是父親死了,兒子可以娶繼母為妻,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嫂子為妻。是以當時女子改嫁,是很正常的現象。
馬喀塔改嫁給阿布鼐以後,阿布鼐便繼承了哥哥的爵位。康熙二年,固倫溫莊長公主去世,年三十九歲。康熙八年,阿布鼐因“負恩失禮”被康熙囚禁。康熙十四年,阿布鼐被絞死。兩人共育有兩子布爾尼、羅布藏。
固倫靖端長公主
第二個女兒姓名不詳,是皇太極的第三女,被封為固倫靖端長公主。崇德三年,十歲的她被賜婚,許給科爾沁部台吉索諾木之子奇塔特。實際上兩人并非同輩,公主要比奇塔特大一輩,是他的表姑,但這一現象在當時也不足為奇。
順治八年,奇塔特去世,此時的固倫靖端長公主才二十三歲。原本按照習俗,公主也是要改嫁的,然而當時受到漢化的影響,“收繼婚”已經不被認同。故而自奇塔特去世後,固倫靖端長公主并未改嫁。
康熙二十五年,固倫靖端長公主去世,享年五十八歲。
固倫端貞長公主
第三個女兒,是皇太極的第八女,小名為達哲,被封為固倫端貞長公主。崇德六年,七歲的達哲被許配給科爾沁部,土謝圖親王額驸長子巴雅斯護朗。順治二年,十二歲的達哲正式出嫁。
康熙十一年,巴雅斯護朗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然而同年便去世了。康熙三十一年,固倫端貞長公主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的哲哲,曾經為了滿蒙結盟,嫁給了後金的皇太極。而她的三個女兒,也都為了維護滿蒙關系聯姻,為雙方結盟做出了貢獻。大清之是以能夠順利入主中原,離不開蒙古各部的支援,其中哲哲與三個女兒貢獻是極大的。
(參考文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