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在唐朝的時候,國力昌盛,四方鄰國都非常仰慕中原文化。其中有一個叫做回纥的國家,與唐朝的關系一度非常好。尤其是在安史之亂時,它沒有趁火打劫,而是先後三次出兵援救,為唐朝平定叛亂立下了大功,這讓唐肅宗非常感動。

在那個年代,國與國之間友好的關系,不但要大量的錢财來疏通,還要将士們的熱血來灌溉,更需要弱不禁風的女子做貢獻。回纥的葛勒可汗盡管年紀一大把了,居然還派出使者向唐朝提親,希望兩國定結姻親關系。唐肅宗正愁沒有辦法報答大恩,果斷讓自己的女兒甯國公主前往和親,還冊封葛勒可汗為英武可汗。
和親從漢代就開始了,為了維系少數民族的關系,派出公主遠嫁番邦。但是,曆朝曆代的和親,皇帝總是派出的宮女、奴婢挂個名忽悠一下,讓番邦有面子,頂多從宗室中挑選一個女子出嫁就足夠了。隻有唐肅宗,居然派出自己的親生女兒。可能是他太厚道,買一贈一,還将榮王的女兒作為媵妾也陪嫁過去。
回纥看到唐肅宗派的是真公主,舉國都熱淚盈眶,他們贊歎說:唐朝派出真公主來,确實看得起咱們!(唐國天子貴重,将真女來)
甯國公主嫁過去之後,很快就是可敦,然而榮王的女兒,卻仍然是沒有名分的媵妾。不過,老邁的可汗八個月就過世了。按理說甯國公主作為可敦,要以回纥人的習俗陪葬。
唐朝的公主個個性格彪悍,甯國公主也不例外。她嫁到回纥就已經受夠了委屈,絕不肯白白送掉性命。幾經交涉,她最後以回纥人的禮儀為丈夫毀容,并由于沒有生育兒女回到了長安。
甯國公主好歹是回來了,陪嫁的媵妾卻無法回去。可敦需要陪葬,但其它妻子按照回纥的風俗是要嫁給繼任可汗,也就是葛勒可汗的次子牟羽可汗(後被冊封為英義可汗)。
在大唐,她隻是一個縣主,既然真的公主借故跑了,回纥人為了自己的虛榮心,還是稱呼她為小甯國公主或者“少甯國”。小甯國公主受到英義可汗的喜愛,被封為可敦,也算是這位無依無靠的弱女子在舉目無親的大漠之中一點安慰吧。
英義可汗在位二十年,與大唐的關系依舊親密,小甯國公主一定起到了不小的影響。然而,小甯國夫人遭遇到了人生之大不幸。
按理說,她應該和甯國公主同時嫁給英武可汗,而老可汗八個月就去世了,如果是英武可汗的兒子,不僅是遺腹子,還是雙胞胎。在古代,雙胞胎被看作是不詳的,基本上不會讓他們存活下來。是以,《新唐書》的說法較為可信。小甯國公主在漫長的三十年時間内,為英義可汗生了兩個兒子。
公元780年,英義可汗的堂兄,也是回纥的宰相頓莫賀達幹謀反,刺殺了英義可汗,并将小甯國公主所生的兩個兒子一并殺死。他自任為新一代可汗,此後還想強行娶小甯國公主為可敦。然而,小甯國公主甯願為英義可汗殉葬,也不願意嫁給殺死兒子和丈夫的兇手。她一個人逃離是非之地,在塞外孤獨居住。
大緻生活了十來年後,小甯國公主孤獨死去,沒有人知道她去世的具體時間,因為對于大唐和回纥,她都沒有了利用價值。這位曾經做出過貢獻和犧牲的女子,終于将青春和生命,都抛灑在黃沙之中。她的死訊傳到長安後,連個追谥的封号都沒有讨到。
倒是繼任的可汗,殺了兩個唐朝王室血統的王子後,又極力讨好唐朝,被承認為長壽天親可汗。而且,令人感到滑稽的是,既第一個真公主之後,唐德宗時,又将第二個真公主鹹安公主下嫁給了天親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