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王某不才,好讀文史。昨日與文友群聊,讨論了一個話題。這個話題就是:“如果宋江不招安,梁山好漢最後的結局會怎麼樣?”

曆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規模不大,《水浒傳》裡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大多是虛構的人物。正史上的瓦崗軍,跟《水浒傳》裡的梁山軍,有頗多相似。

筆者認為,瓦崗軍的結局,對梁山軍的結局頗有論證價值,就以正史上瓦崗軍的興亡為例,論證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水浒傳》裡的梁山軍,和正史上的瓦崗軍一樣,都是山頭林立。梁山和瓦崗軍,都有四大派系,他們誰也不服誰,随時有爆發内讧的風險。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宋江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梁山四大派系,可以分為元老派、宋江嫡系派、官軍派、山大王帶資入股派。瓦崗軍的四大派系,也可以分為元老派、蒲山公營、官軍派、農民起義軍帶資入股派。

晁蓋的人馬,是梁山軍元老派,代表人物是赤發鬼劉唐等人。宋江的嫡系人馬,以李逵和花榮為代表人物。官軍派人馬,以秦明、呼延灼、徐甯、關勝等人為代表人物。山大王系人馬,以魯智深和武松、史進為代表人物。

瓦崗軍最初的帶頭大哥是翟讓,徐世績(徐茂公)和單雄信、邴元真、王伯當等人,紛紛加入瓦崗軍,這些人是瓦崗軍的元老派。元老派率領的瓦崗軍,在河南和山東一帶打家劫舍,沒有大的發展,就是土匪流寇。

王伯當有大志,他把喪家之犬李密介紹給翟讓。李密剛剛到瓦崗軍,隋将張須陀就率部攻打瓦崗軍。張須陀是瓦崗軍的苦主,翟讓跟他交手,就沒有赢過。《新唐書》記載:“讓素憚須陀,欲引去。”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徐世績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密對翟讓說:“須陀健而無謀,且驟勝易驕,吾為公破之。”

李密在荥陽設伏,一舉擊潰張須陀所部,還打死了張須陀。李密威名大振,勸翟讓說:“今群豪競興,公宜先天下攘除群兇,甯常剽奪草間求活哉?若直取興洛倉,發粟以赈窮乏,百萬之衆一朝可附,霜王之業成矣。”

李密讓翟讓不要滿足于打家劫舍的生活,要去圖王霸之業。翟讓說:“仆起畎隴,志不及此,須君得倉,更議之。”

翟讓沒有王霸之業的理想,就分兵幾千人給李密,讓李密組建蒲山公營。李密帶着幾千人馬出擊,打下了興洛倉。李密開倉放糧,得到了幾十萬人馬。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李密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這件事情,典出《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原文是:“密以千人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拔興洛倉,據之,獲縣長柴孝和。開倉赈食,衆繦屬至數十萬。”

李密的蒲山公營,兵力遠勝翟讓的元老派。翟讓權衡利弊,把瓦崗軍帶頭大哥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以蒲山公營為班底,組建了嫡系人馬。李密的嫡系人馬,以王伯當、祖君彥、房彥藻為代表人物。

李密在興洛倉擊敗了隋将劉長恭,劉長恭怕擔責任,把兵敗的原因,一股腦地推給裴仁基。劉長恭彈劾裴仁基“失期不至”,監軍蕭懷靜彈劾裴仁基懷有異心。

裴仁基走投無路,被逼上瓦崗寨。裴仁基把虎牢關獻給李密,還帶來了秦瓊、羅士信、程咬金、裴行俨、四員虎将。

裴仁基等投降的官軍,組成了瓦崗軍的官軍派。代表人物有裴仁基、秦瓊、羅士信、程咬金、裴行俨、柴孝和、元寶藏、魏征、許敬宗等人。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王伯當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瓦崗軍實力越來越強,各地的反隋武裝紛紛投奔瓦崗軍。《新唐書》和《資治通鑒》記載:“諸賊帥黎陽李文相、洹水張升、清河趙君德、平原郝孝德皆歸密。”

從各地投奔而來的起義軍,組成了瓦崗軍帶資入股派,代表人物有孟讓、王薄、郝孝德、王君廓、徐圓朗等人。

瓦崗軍的元老派,跟李密的蒲山公營,發生了好幾次沖突。李密為了瓦崗軍的團結,嚴令蒲山公營的兵将,不許反擊翟讓系人馬的欺負。即便是如此,元老派依然居功自傲。

《資治通鑒》記載,李密的嫡系房彥藻打下今天的駐馬店。房彥藻沒有給翟讓上貢,翟讓就怼他說:“君前破汝南,大得寶貨,獨與魏公,全不與我!魏公我之所立,事未可知!”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秦瓊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資治通鑒》還記載,翟讓找李密的記室(秘書)邢義期耍錢。邢義期晚到一會,翟讓就打了邢義期一頓。(讓召元帥府記室邢義期博,逡巡未就,杖之八十。)

李密面對元老派的欺負,隻能是一忍再忍。元老派卻得寸進尺,翟讓的大哥對翟讓說:“天子汝當自為,柰何與人!汝不為者,我當為之!”

就是這句話,讓李密忍無可忍,才把元老派的帶頭大哥翟讓殺了。殺了翟讓之後,元老派對李密口服心不服。瓦崗軍得勝的時候,元老派和帶資入股派還能聽從李密的指令。

到了瓦崗軍與王世充決戰的時候,真心實意追随李密的蒲山營和官軍派浴血奮戰。程咬金和羅士信都受了重傷,秦瓊和王伯當都奮勇向前。

從瓦崗軍四大派系各懷鬼胎入手,淺議宋江招安的必然性

帶資入股派為了儲存實力,選擇了隔岸觀火。元老派好一點像單雄信和徐茂公,選擇勒兵觀望。壞一點像邴元真,直接向王世充投降,調轉槍頭就打瓦崗軍。

瓦崗軍的失敗,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四大派系各懷鬼胎。梁山軍的情況,和瓦崗軍非常相似。梁山軍打赢的時候,沒有大問題。一旦碰到強大的對手,就會出現四大派系各懷鬼胎的情況。宋江沒有辦法,隻能依官軍派的意思,積極推動招安事宜。

如果梁山軍不招安,朝廷就會一而再,再而三派兵征剿。一旦戰事膠着,就會出現梁山版的邴元真和梁山版的觀望派。到了那個時候,梁山軍就會如同瓦崗軍一樣土崩瓦解。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宋江除了招安之外,沒有其他的出路。

本文參考資料:《水浒傳》。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托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