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皇帝隻能有一個,太子也隻能有一個。皇帝就不應該有兩個雄才偉略的兒子,否則的話就會引發奪嫡之争。唐高祖李淵,有三個雄才偉略的嫡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在大唐開國戰争中,李建成立下了赫赫戰功,跟李世民的功勞差不多。李淵稱帝之初,按照立嫡以長的原則,冊封李建成為太子,冊封李世民為秦王,冊封李元吉為齊王。

太子是國本,不能輕易前往兵戈大兇之地,打天下那種玩命的差事,隻能由秦王和齊王去做。李淵下诏征讨王世充和窦建德、劉黑闼等割據勢力,都是讓李世民當主帥,李元吉當副帥。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李淵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在大唐統一戰争中,李世民的功勞超過了李建成。李元吉作為副帥,也積累很高的威望和實力。兄弟三人誰也不服誰,展開了激烈的奪嫡大戰。

李建成是守擂者,李世民是攻擂者。李元吉想聯合大哥幹掉二哥,再回過頭幹掉大哥。太子集團、天策集團、齊王集團各懷鬼胎,鬥争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突襲,殺了大哥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李元吉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淵面對李世民血淋淋的屠刀,不得不冊封李世民為太子,并且把大權交給了李世民。兩個月之後,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接受禅讓,登基稱帝,史稱唐太宗。

《唐會要》記載,李世民掌握大權之後,召開了一次會議,讨論大哥李建成的葬制問題。李世民和大臣們一番讨論之後,決定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以親王禮制下葬。

唐太宗和大臣們接着讨論,要給李建成定一個谥号。谥号分為美谥、平谥、惡谥。李淵的谥号太武皇帝,李世民的谥号文皇帝,就是典型的美谥。

李世民殺了李建成,肯定不可能給他美谥。原因很簡單,給李建成美谥,就證明他不該死,就是李世民殺錯了。李世民不可能打自己的臉,是以沒有給李建成美谥。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李世民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唐會要》記載,大臣給李建成議定的谥号,是“戾”字。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戾有罪惡的意思,是非常惡的一個谥号。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就是被親孫子漢宣帝劉病已追谥曰“戾太子”。劉病已給親爺爺定一個有罪的谥号,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共同生活,祖孫之間沒有感情。

李世民和李建成從小一起長大,兄弟感情還是有的。李世民殺了大哥李建成之後,情緒波動非常大,結果驚了戰馬。戰馬上蹿下跳,跑到了樹林裡。李世民被樹枝刮到,摔下馬來,差點就摔死了。

這件事情,《資治通鑒》記載,原文是:“世民射建成,殺之。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挂,墜不能起。”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劉病已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玄武門之變,沒有對錯,隻有成敗。李世民殺李建成,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李世民不殺李建成,死的人就自己。就像李建成不聽魏征的話,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結果被李世民殺了一樣。

李世民雖然不得不殺了李建成,但是不忍心罵李建成是“戾太子”。李世民否決了“戾”字谥号,讓大臣們給李建成再議一個谥号。

大臣們再議,給李建成拟定了“靈”字谥号。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亂而不損曰靈。靈字谥号,是無能的意思,雖然是惡谥,但是比“戾”字好多了。

李世民經過激烈的思想鬥争,決定追谥李建成為“息靈王”。有司衙門給李建成刻好了墓志銘,準備把李建成埋了。到了葬禮前夕,李世民又不忍心罵大哥“無能”,讓大臣再議一個谥号。

大臣們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不敢再給李建成惡谥了。大臣們一番合計之後,給了李建成一個平谥曰“息隐王”。隐拂不成曰隐;不顯屍國曰隐;見美堅長曰隐。這個谥号沒有罵李建成,也沒有誇李建成,隻是說李建成隐退了。李世民下诏,就追谥大哥曰“息隐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李建成劇照,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由于墓志銘已經刻好了,工匠們隻能把“息靈王”的“靈”的鏟平,改成“息隐王”。我們今天去博物館看李建成的墓志銘,“隐”字有明顯的改動痕迹,就是因為李世民臨時給李建成改谥号造成的。

李世民對李建成的心态,一輩子都是沖突的。李世民想給大哥平反,但是顧及自己的名聲,一直不敢實行。李世民不能給大哥平反,但是做了一些事情,來彌補對大哥的愧疚之情。比如李世民把親生兒子李福,過繼給李建成當兒子。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安葬李建成,為何鏟掉墓志銘的“靈”字?

趙王李福是李世民與楊貴妃(楊姓貴妃,不是唐玄宗的楊貴妃)生的兒子,李世民不忍心見李建成後繼無人,就讓李福給李建成當兒子,使得李建成的香火沒有中斷。

李世民給李福的賞賜,明顯超過了其他的庶子。在我看來,李世民是想通過善待李建成的兒子這種方式,來彌補對李建成的愧疚。

玄武門之變過去的時間越久,李世民對大哥的愧疚之情,就越來越重。當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奪嫡的時候,李世民就越發覺得要給大哥一個名分。李世民下诏,追封李建成為“隐太子”。于是乎,李建成的谥号,就由“息隐王”改成了“隐太子”。

本文參考資料:《唐會要》《資治通鑒》《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鑒》。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托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