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被荒廢2000年,如今被定為世界奇迹

在世界曆史上,有很多的曆史古迹,特别是在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國所在地,已經瑪雅文化的繁榮地,都能夠見到很多的曆史遺迹,這些地方承載了人類曆史文明的許多精髓,是先人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

在短命的秦王朝,出現了當時世界上的四大工程,分别是秦皇陵、阿房宮、萬裡長城以及靈渠。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被荒廢2000年,如今被定為世界奇迹

其中秦皇陵到了如今依然儲存完整,并且沒有任何人趕去挖掘它,萬裡長城在漫長的曆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曆代的中原王朝對于長城也進行了多次的修建,靈渠則是到了如今還能夠發揮着自己的作用,兩千年錢的工程看起來是那麼地具有前瞻性。

而阿房宮則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一度被荒廢了2000年,如今卻被定義為世界奇迹。

關于阿房宮的修建緣由,有很多的古籍和文學著作中都有所提及,如唐代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

而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以為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上林苑中。”

關于阿房宮的規模,在古代地理書籍《三輔黃圖》中有這樣的記載:“築鹹陽宮,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被荒廢2000年,如今被定為世界奇迹

其實,秦始皇修建阿房宮的動機很是單純,因為統一六國之後,六國舊貴族大都被遷移到了鹹陽,讓當時的鹹陽都城顯得格外的狹小。

秦始皇是一個有着雄才大略的人,既然能夠統一天下,自然也能夠享受天底下最豪華的宮殿,接受萬邦來朝的待遇。

在其下定決心修建阿房宮之後,就開始征集天下之民,前來鹹陽修建這座舉世無雙的宮殿。然而,開工僅僅三年之後,秦始皇就因病去世。

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把持了朝政,秦王朝一下子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為了修建始皇陵,修建阿房宮的囚徒和徭役都被安排去修建阿房宮了。阿房宮的工程一時之間就被耽擱了下來。

等到秦始皇陵修建完畢之後,陳勝吳廣起義就爆發了,緊接着天下群雄并起,最終在項羽的打擊之下,秦王朝轉瞬即逝了。包括六朝故宮在内,項羽的一把火将鹹陽城燒了個精光,修建中的阿房宮也未能夠幸免。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被荒廢2000年,如今被定為世界奇迹

大漢之後的曆代王朝都抛棄了鹹陽這座古都,阿房宮也就成為了被人遺忘的宮殿,那一塊塊的斷壁殘垣,在兩千多年的曆史風雨洗禮中,成為了一個時代永恒的記憶,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裡,訴說着那個時代的離合悲歡。

新中國成立之後,針對曆史上的許多古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還原和保護措施,想要恢複中華民族的曆史自尊心。

在考古學家以及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的齊心協力之下,阿房宮遺迹終于重見天日,得到了最好的保護,阿房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而在世界範圍,與阿房宮同時代的著名宮殿可以是屈指可數,是以,保護阿房宮成為具有重要意義的的事情,不僅能夠研究秦漢時期的遠古文化,還能夠從秦王朝的政治風雲中得到許多有益的教訓。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這樣的曆史教訓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警醒作用。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被荒廢2000年,如今被定為世界奇迹

小結

阿房宮作為“爛尾工程”,在曆史上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是在今天遇到中華民族最為繁榮興盛的時期,無疑又是十分幸運的事情。

相信在不久之後,一座嶄新的阿房宮會矗立在人們的心中,将最先進的漢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雄心專職镌刻在曆史豐碑之上,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必将影響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大家說是嗎?

參考資料:《阿房宮賦》、《史記》、《三輔黃圖》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