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中華五千年曆史,五十年的文化底蘊,流傳至今的許多東西,都能是世界上的瑰寶,然而有些東西卻消失到了曆史的長河中,讓後世深覺遺憾;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其一,随侯珠。

它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随國的珍寶,也稱為“随珠”,與“和氏璧”并稱為“春秋二寶”,不過和氏璧因“完璧歸趙”的典故名聲大噪,随侯珠就顯得格外“低調”了,而據《淮南子》記載:“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随國是西周初在湖北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還有一個名字是“曾國”,但史籍記載了“随國”一名,不曾寫有“曾國”,直到曾侯乙墓出土,考古學家認為“曾國”即是随國。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伐随,随國兵敗,後随侯珠流落在了楚國,楚國被秦國滅亡,秦始皇獲得了随侯珠,此後便再無記載,至于随侯珠去了哪裡,是不是成了秦始皇的陪葬品,無從得知。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其二,秦始皇的傳國玉玺。

據秦朝丞相的《谏逐客書》,裡面講到:“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意思是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獲得了随侯珠、和氏璧。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後來李斯奉皇帝的指令,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上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是我國曆代正統皇帝的憑證,若是登上了皇位,而沒有傳國玉玺,就會被譏稱為“白版皇帝”,為世人所輕蔑。

但曆代各朝,你争我搶,不少人想要登上皇位,使得傳國玉玺在人世浮浮沉沉,最終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再不見蹤迹。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其三,秦始皇十二銅人(又稱十二金人)。

《史記》記載有:“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是以盡收天下之兵,鑄成了十二個大銅人像,一傳是秦始皇防止金屬流通,收集天下的金屬所鑄成,又一稱是說秦始皇用大禹的九鼎鑄造而成,然而秦朝被滅後,十二銅人并不知所蹤了。

中國曆史上的4件無價之寶,全都不知所蹤,你認為它們都去了哪?

其四,永樂大典

它是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後命當時的文學家解缙和姚廣孝主持編撰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其内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蔔,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我國數千年來的知識财富,但世人也不清楚這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去了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