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務員考試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根據網上的資料,公務員考試的報考人數,每年都在90萬以上,雖然,最終的錄取比例極低,但是,卻依然影響不了人們的報考熱情。
畢竟,“學而優則仕”是自孔子時代起中國就有的一項傳統。說起來,以考試的形式來選拔公務員并不是自古就有的。科舉制度的形成是在隋唐時期,而我們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卻隻有一百多年的曆史。那麼,在唐朝之前,政府都是如何選拔公務員的呢?

在三皇五帝時期,中國還處于原始社會,各項制度都還未形成,是以,官員的選拔,其實,是一件挺讓人頭疼的事情。
根據《史記》記載,堯是一位非常開明的君主,他有一名兒子叫丹朱。按照人之常情,堯去世後,應該把上司人的位置傳給兒子。但是,當時他的兒子丹朱品行惡劣,而且,又沒有什麼才能,如果,把天下交給他,實在是不太讓人放心。這時候,便有人向他推舉了舜。
并且,說道:舜這個人非常孝順,在家裡的時候,父母兄弟都欺負他,但是,他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依然能和善地對待自己的家人。堯聽了這話,便叫人找來了舜,通過各種方式對舜進行了全方面的考核。通過考核,堯對舜非常滿意,認為舜是一個堪當大任的人,遂把位置傳給了他。
等到舜駕崩的時候,依照前例,也沒有把官位傳給才能平庸的兒子商均,而是将這個位置傳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後來,直到禹去世的時候,才把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這才打破了這一“傳賢人不傳子孫”的形式。史書上,将這種傳位的形式稱之為“禅讓制”。
舜的兒子啟創立了夏朝,此後,中國下至公卿,上至天子,官位都是代代相傳,不再是“有德者而居之”了。
而這種做法的弊端,卻是顯而易見的,官員的後代可以一直做官,他們的子孫即使才能平庸好吃懶做,但是,卻依然可以憑借着父輩的功勞領取豐厚的俸祿。而平民的後代,隻能世代為平民,出頭的機會非常渺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階級固化”。
最終,這種情況,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有所改善。當時,中國正處于社會的劇變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發展壯大,開始通過各種手段招攬人才。而招攬人才的範圍,也不再局限于公卿貴族的子孫,隻要你有一技之長,都有機會做官。像我們所熟知的蘇秦、百裡奚等人,都是貧民出身而最終拜官封侯的。
到了戰國中期,秦孝公通過商鞅變法,正式将這種選人的方式形成了制度。當時,他以變法為名,取消了許多世襲公卿的俸祿,并且,規定:以後在秦國想要當官隻能靠軍功。軍功大的爵位就大,軍功小的爵位就小。而沒有軍功的人,即使你的父親爺爺再能耐,那你也是沒有爵位的。
是以,秦國開始一步步強大起來,最終,兼并六國,奪得天下。
時間轉眼到了兩漢時期,當時的選官制度叫做“察舉制”,這的制度是在前代選官制度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而來。根據察舉制的規定:地方官員要在自己的屬地之内,找到一些有才能有名望的人,将其舉薦給朝廷。而朝廷,再對這些人進行一系列的考核,最終,根據考核結果擇優錄用這些人。
這種做法,雖然看上去挺合理的,但是,舞弊的空間實在太大。有的人可以通過賄賂的方式,來獲得舉薦的權利,以至于,到了後期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的事情。而通過察舉制選出來的人,不再全都是對國家有用之人,而是充雜了大量的宵小無賴。
到了兩漢之後的魏晉時期,察舉制逐漸被“九品中正制”所替代。九品中正制,顧名思義,就是依照官員才能的高低,将其劃分為九個等級,分别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在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中,“九品官”就是官員裡面品級最低的那一種。
不過,這種做法也有弊端,那就是:上品官員多出自豪門大族,而下品官員則多是平民子弟。也就是說,平民子弟雖然也有做官的機會,但是,能做的都是一些比較低級的官,要想做高官,還得是貴族的後代才行。後來,直到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出現,這種情況才有了一些改變。
科舉制形成于隋朝,正式建立在唐朝,而在宋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并為往後的各個朝代所套用,一直延續到清朝後期,才被舍棄。簡單來說,科舉制就是以考試為手段,來選拔人才,這跟今天的中考聯考非常類似。科舉制的出現,打破了階級之間的壁壘,使得平民階層當高官成為了可能。
與此同時,國家也可以彙聚到更多的人才,社會也能運作得更合理一些。雖然,它依舊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是,它與之前的那些制度相比,實在是好太多了。到了14世紀,歐洲來華人士便将中國通過科舉,即統一考試的選拔人才模式,向本國做了詳細介紹和推薦。
這其中,英國人對此最有興趣,“英國當時的學術界和開明官員,力主仿效中國文官取士手段,機會均等,公開考試。1853年,英國王室任命查理·特羅維廉和斯坦福·諾斯科特兩位爵士,負責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
後來,他們向國會送出了《關于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報告中的主要觀點就是建議學習、實行中國的科舉制度,通過公開、競争性的考試手段來招聘官員。”兩位爵士的報告被英國國會采納,此後、法國、美國等許多歐美國家都把中國的考試制度“拿了過去”。
參考資料:
【《史記·五帝本紀》、《南北朝後期科舉制度的萌芽》、《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