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作者:影視獨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亦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周年。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熒屏,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就在明天(12月17日),電影《跨過鴨綠江》也将登陸全國院線。

昨天,電影《跨過鴨綠江》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式。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首映活動。

本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總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制。

首映式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用“三個首次”介紹本片: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争的電影作品,首次由“總台出品、原創自制”的劇情片,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薛繼軍

2021年年初,40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播出後反響熱烈。此次電影版《跨過鴨綠江》,則以154分鐘濃縮了這段波瀾壯闊的史詩。影片叙事宏大,創作者力求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抗美援朝曆史程序,完成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創作。

對于這場“立國之戰”,觀衆已從電影《金剛川》《長津湖》中有所了解,但這些電影都不是“全景式”地回顧、呈現曆史,而是以個體視角切入戰争。到了電影《跨過鴨綠江》,故事展現出上層的運籌帷幄與戰略部署。

正如導演董亞春所言:“電影《跨過鴨綠江》就是要從敵我雙方指揮層、決策層的角度,把這段曆史講明白、講清楚、講透徹。出兵決策是在什麼樣的國際、國内環境下做出的?彭德懷是如何臨危受命帶兵出征的?五次戰役以及上甘嶺戰役是怎樣打響的?38軍‘萬歲軍’的美譽是如何誕生的?這些細節都會在片中一一展開。”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跨過鴨綠江》以闆門店北韓停戰協定的簽署拉開電影序幕,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展開倒序,回望抗美援朝的始末。

片中的曆史呈現極為真實、細緻、全面。開場,影片從國際局勢展現出當時的冷戰背景,描繪了中、蘇、美三國上司人作戰指揮時的思想博弈,甚至還加入了中國台灣國民黨方面的動向。

除了志願軍視野外,本片還加入了國際視野,如仁川登陸戰、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斯大林決策支援中國等重要事件。

影片不僅展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的全時空格局,還呈現出突襲戰、防禦戰、運動戰、陣地戰、坑道戰等多場不同特質的戰鬥場面,讓觀衆意識到:為赢得這場戰争的勝利,志願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做出了怎樣的努力和犧牲。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就具體時間線而言,影片着重記述了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的五次戰役。主創不僅通過志願軍的境遇來展現戰争的殘酷,還人性化地聚焦了決策層的情境。

一般此類電影,多聚焦毛澤東、彭德懷等無産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戰場謀略。而本片不僅展現了決策層的果決,還展現出他們的遊移、無奈、人情味的一面。第二次戰役後,彭德懷給中央發了封六字電報:“饑無食,寒無衣。”

對此,毛主席以李白《子夜吳歌·秋歌》中的詩句回複道:“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主席對于戰士們的關切溢于言表。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彭老總寫得最艱難的電報

在北韓,主席之子毛岸英犧牲。彭德懷向中央發電報,告知這一噩耗。防空洞中,他說出“這是我這輩子寫得最艱難的電報”,悲痛不已。回國後,彭老總面見主席,在一番戰略彙報後,說起此事。

面對骨肉離世,父親又怎不悲痛?但戰場上的犧牲,亦是對國家忠誠的表現。于是,主席說出那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此時的他,既是一位父親,也是一國的領袖。

宏大曆史,除了由偉人書寫,還由平凡的志願軍戰士們塑就。電影《跨過鴨綠江》鏡頭前的志願軍戰士們個個生動鮮活,不僅展現出他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也表現出他們的複雜性。

50軍軍長曾澤生的身份是複雜的,因為50軍是由遼沈戰役中國軍的起義部隊改編而成的,這也成了曾澤生一直以來的心病。第四次戰役,50軍鎮守漢江,傷亡慘重,但軍長曾澤生并沒有向志司提任何要求。在他心中,即使有困難,也要創造條件将其攻克。

另外,影片還通過一些技法呈現出志願軍戰士們勇于吃苦的精神。長津湖一戰,美陸戰一師史密斯面對白皚皚的冰雪,隻一槍,不見動靜,轉身離去。可接下來,當他所乘的直升機飛遠後,雪地裡滲出一灘血——楊根思模範連的戰士們便僞裝在這片雪地中。

總台出品的院線電影《跨過鴨綠江》來了

雪地裡的血迹

從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50軍軍長曾澤生、63軍軍長傅崇碧,到抱着炸藥包沖向敵群的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的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烈火燒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再到以石頭“充饑”死守陣地的戰鬥猛将範天恩和全體335團指戰員……

英雄們挺身面向敵人的連天炮火、密集彈雨,用血肉為身後的祖國人民築起堅不可摧的長城。

首映式現場,片中彭德懷司令員的扮演者丁勇岱“沙場點兵”,“戰士們”依次應聲集結,一聲聲喊“到!”聲如洪鐘、慷慨激昂,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盛大軍威。

【文/何思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