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在國内許多反映明清時期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明清時代的各種官職名稱,像是按察使、布政使、都指揮使,知府,巡撫、總督等等。可是有許多現代人并不知道這些古代官職都相當于現在社會什麼樣的官職,都有什麼樣的權利?作者就以唐國強老師主演的《雍正王朝》為例,拿其中的清朝官員為代表進行解讀。

八府巡撫包龍星
《雍正王朝》裡的九門提督隆科多
清朝使用的上述這些官職名稱是從朱元璋的明朝承襲過來的,因為在明朝,從小沒有受過文化教育出身低微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避免地方官員權力過于集中,繼而威脅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控制欲極強的朱元璋破天荒的廢除了幾千年來的“宰相制”“行中書省”制,進而推行自己研究的“三司分設”制,在皇帝以下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這三司,就部門職能而言: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務,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全省的司法監察事務,都指揮使司掌管全省的軍事事務。這三個司最高長官分别稱之為:布政使(設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
胡軍版朱元璋
可以說都指揮使,按察使和布政使是全國的這三個部門的最高首長,下屬是每省所設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和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的負責人。
比如說按察使吧他就是按察司最高長官,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執掌刑事案件和監獄管理,相當于現在社會的公安部長+最高檢檢察長+最高法法院院長+紀委負責人,下屬的每省所設提刑按察使司相當于如今的省級政法委書記。
而布政使是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長官,其主要工作職責為财政和民政。從隸屬關系上來看,布政使歸中央六部統管,按察使歸刑部、都察院統管,都指揮使歸兵部、五軍都督府統管,明清時代其下屬各省承宣布政使司相當于現在社會分管财經和民政的副省長一職。
省級都指揮使司的工作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平息暴亂和當地軍務,相當于現在社會的省武警部隊的司令員一職。
明朝初期,如果某地有軍事行動時,皇帝會任命一名京官為總督到此地處理軍務,事情解決後則撤消。就這樣一直到成化年間,才有了定制的兩廣總督,駐地梧州,在此以後以後各地開始效仿。
後來清兵入關,接管了大明江山。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之上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 官階為正二品,也可以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清朝時期的總督、巡撫成為了掌管地方行政、軍事的大人物。像什麼布政使和按察使等都成為了總督和巡撫的下屬。比如《雍正王朝》裡的陝甘總督年羹堯,權力大的直接可以罷免一省的巡撫一級官員,封疆大吏享用下屬官員和百姓的生殺大權。
陝甘總督,大将軍王年羹堯
這個巡撫就是中央派到下面各省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這個官稱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得名。最早巡撫原是皇帝臨時性派遣性質,一般稱為巡撫某某地,相當于由中央就某地某事派出的特派代表也俗稱“欽差大臣”,不知怎麼的到了宣德年間以後,漸漸成為朝廷定制。大清朝延續明朝定制,并正式規定巡撫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其權力名義上是以治民安民為主,但事實上是兼理軍政,民政,總攬了一省的軍事、吏治和刑獄等等。而且巡撫還有直屬軍營和兵士,資料上稱之為标營。巡撫就權力而言相當于今天的各省的一把手省委書記。
清代,省級地方封疆大吏的官員品級如下:
總督為正二品,外加兵部尚書銜,或兼都察院右都禦史銜,也有從一品的,外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銜
巡撫為從二品,外加兵部侍郎銜。
這樣來看,總督的官銜是略高于巡撫的。還有就是清政府還設有管理專門事務的總督,比如河道總督管理治河事務,漕運總督負責管理漕運事務。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時期漕運和鹽,鐵,茶,馬專管是一個王朝興衰的命脈所在,封建王朝的财政和軍事的需要都需要大量金錢稅收的保證,是以說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的崗位很重要,是個肥缺。
總的來說清朝總督的權力是要大于巡撫的權利的,比方說雍正皇帝的寵臣包衣奴才李衛就是聲名顯赫的兩江總督,雍正推出的新政:攤丁入畝,就是兩江總督李衛負責具體實施的,沒有權利做支撐,是無法完成雍正交給的任務的。
李衛
總督一般管理一個省和多個省的軍政民生事務,而巡撫隻是一個省的一把手,比方說在《雍正王朝》中孤身一人在河南推行滿漢士紳一體化當差,一體化納糧新政的河南巡撫田文鏡。是以說起清朝總督的權利大概相當于解放戰争時期大地區書記,比如說西北局書記彭德懷,華南局書記葉劍英,西南局書記鄧小平等等,反正是比一個省的省委書記大多了。據我了解清朝的時候,清朝皇帝總共在全國設立了8個總督的職位,分别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陝甘總督,下圖便是具體地域劃分圖。
需要特别說明的一點是,巡撫和總督是可以互相監督的,他們手裡都有相應的兵權,都有向朝廷上奏彈劾對方的權力。
清代的總督是軍政一把抓,大權在握,典型的封疆大吏,他可節制本省軍事長官提督,都統,也可相應的節制本省民政最高長官巡撫,手中掌握的權力相對明朝時期的總督,要大上許多。
那麼明清時期除了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這些官職外,其它的官職相當于現在社會的什麼官職級别呢?
1.知府:“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是省下屬的州府最高行政長官,相當現在的地級市的市委書記一職;
2.提督:明清時期軍隊的進階将領職名,相當于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一職.
此外這些官職還有一些别稱如制台:就是對總督的一個尊稱,要是這個總督是高配從一品的話,那麼他的下屬又會尊稱他為“部堂”,要是這個總督還有太子少保銜,那麼就是“宮保”了,比方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張之洞
撫台:是省一級官員對一省巡撫的尊稱,巡撫假如還是高配正二品的話,那麼就是“中丞”比方說在《雍正王朝》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欺君罔上的山西巡撫諾敏。
藩台:是對一省布政使的尊稱
臬台:是對一省按察使的尊稱
關于明清時期官員的各種官職級别相當于現在社會的什麼官職級别,歡迎大家進行補充,留言,評論,轉發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