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少年,再戰江湖。
文 | 左茂軒
曾經的“天才少年”李一男,開啟了他的第三次創業,這一次的賽道從兩輪電動車小牛電動轉向了四輪智能電動汽車。12月15日,51歲的李一男以牛創新能源創始人的身份露面,透露了造車項目的最新進展。
與目前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創始人李斌、何小鵬、李想等帶有個人光環的創業者類似,李一男同樣是網際網路江湖的傳奇式人物。
李一男1970年生于長沙,15歲就讀華中工學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23歲進入華為,25歲被提拔為總工程師,27歲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常務副總裁,一度被認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2000年,以内部創業的形式,30歲的李一男離開華為,北上創辦港灣網絡。不過,港灣在發展的過程中與華為的業務沖突也在不斷擴大,華為很快成立了“打港辦”,試圖阻止港灣賺錢和上市。2006年,華為最終收購港灣,李一男以副總裁的身份再次回歸華為。
兩年合同期結束後,李一男離開華為,先後出任百度CTO、中國移動旗下12580CEO,2011年又以合夥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投。但是一路輾轉,李一男都沒能達到自己在華為和港灣時期的成就。直到2015年4月,李一男公布了創業項目牛電科技。踩上網際網路的風口,小牛電動的出現成功在兩輪電動車掀起了一股新浪潮,颠覆了外界對于電動機車行業的刻闆印象。
不過,李一男的第二次創業同樣不太順暢。在小牛電動的第一款新車釋出幾天後,李一男就因利用内部消息炒股被捕,最終被判刑兩年半。
2017年底出獄之後,李一男低調了很長一段時間,外界對于他的去向也頗為期待。直到2021年底,才以牛創新能源創始人的身份重出江湖,李一男“ALL in”智能電動汽車,準備書寫新的可能性。
“大機率能融到30億美元”
12月15日,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釋出英文品牌“NIUTRON”,中文品牌“自遊家”,并宣布首款産品自遊家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同年9月啟動傳遞。
NIUTRON,取自“niu”(小牛電動品牌名)和“neutron”(中子)。這和李一男的背景有着很密切的關系,小牛電動是李一男成功的創業項目經曆之一,而李一男大學時代學習的專業是實體。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牛創新能源和小牛電動是兩家獨立的公司,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據李一男介紹,牛創新能源項目從2018年11月就已經立項。
不過,目前小牛電動隻做出來了第一款車的模型,在過去的三年時間内,牛創新能源也并未向外界透露很多資訊。從節奏上來看,比其他造車新勢力也慢了不少。
“我們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天偷懶,也沒有一天缺過錢。大家覺得我們做的挺慢的,我也覺得不夠快,但是好的産品都是打磨出來的。汽車的流程非常清晰,必須按照這些流程來做,但是細節特别多,既有大面的平衡,又有無數的細節,涉及到大量的設計、工程工作等。我自己覺得我們的時間壓得挺緊的,但也許是别人比我們強太多了。”12月15日,李一男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自遊家汽車目前已經擁有核心團隊接近1000人。其中,公司的品牌總部位于北京,上海設立研發中心,研發及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常州。常州工廠整體設計産能為18萬台/年,目前工廠正在進行量産前的改造和标定,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
衆所周知,造車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李一男本人也的确在資本市場擁有不錯的影響力。
當然,李一男也坦言,造車是有高資金門檻的。事實上,在2014年籌辦小牛電動時,中國第一批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理想汽車等也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段誕生的。當時,李一男也曾看過造車項目。
“2014年的時候我自己判斷我融不到30億美金來做這個事情,現在我自己覺得我有可能大機率應該能夠融得到這個錢,來做這個事情。”李一男說。
據透露,自遊家汽車已經完成了A輪融資,融資總額為5億美元,IDG資本、COATUE等機構參與了投資。
“直男思維”和造車邏輯
李一男天資聰穎、年少成名、能力出衆,但或許不是一個具備高情商的一流管理家。
他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沒有很多的“假大空”話,他的答案往往非常簡短且直接。
當有人問到這次創業與2015年創立小牛時有怎樣的新感悟時,他的回答是“真的沒有,不好意思”。
當被問及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自遊家擁有哪些優勢時,他的答案則是“說實話我真說不上來,反正我們就把自己的東西做好就行了。”
而被問及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格局以及誰能活下來時,答案同樣非常坦誠。
“我沒有觀點,我的車還沒出來,我都還沒有上台,我就沒有資格說我能不能活,也不想去讨論這個事情。”李一男說。
但是,無論如何,李一男都必須擁有自己的造車邏輯,向外界證明自遊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成功的可能性。
按照官方的說法,NIUTRON象征探索世界的精神,品牌核心倡導探索、精進、愉悅,中文名命名為“自遊家”,希望為使用者提供自在駕馭、遊刃有餘的出行體驗。
“我們的發展政策最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們的客戶帶來快樂,能夠讓我們的客戶以擁有自遊家産品感到自豪,這是我們一切的出發點。”李一男說。
自遊家汽車确定了純電動和增程式電動兩種技術路線并行的方向。
首款産品自遊家NV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提供純電和增程式兩種産品。
從産品的定位來看,自遊家NV與理想ONE較為接近,外觀設計風格則有點像路虎衛士。
據透露,自遊家NV已經累計進行了三輪工程試制,研發測試裡程超過百萬公裡,首輪冬夏試驗已經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冬季測試。随着制造基地改造完成,自遊家NV預計于2022年3月進行小批量生産,9月将為首批使用者傳遞使用。
此外,與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一樣,自遊家汽車也将采用直營的銷售模式。
挑戰重重
小鵬主打智能、蔚來主打高端服務、理想汽車專為家庭造車,目前頭部的造車新勢力基本已經形成了自己明顯的風格。
自遊家會切入怎樣的一個細分市場?
從目前已知的資訊來看,自遊家的産品政策和定位與理想汽車、東風岚圖有一定的相似。
自遊家和理想汽車同樣選擇了增程+電動兩種路線,同樣定位高端中大型SUV市場。巧合的是,兩家企業的生産基地都位于常州。
不過,李一男指出,自遊家是按照電動車來設計的自遊家NV,無論是平台架構,還是外觀、内飾。
“我們自己内部開玩笑,我們的增程實際上是個電改油,不是油改電。我們是以電車為平台,以電車的設計為我們所有主要表達出來的元素。”李一男說。
至于造車新勢力目前競争激烈的智能駕駛領域,目前自遊家還未對外透露過多的資訊。李一男表示,智能座艙由自遊家開發,自動駕駛則将依靠自己定義,與合作夥伴進行開發。
至于自遊家是否會與近兩年在智能駕駛領域風生水起的華為有所合作,李一男并沒有直接回答會或不會。“我們會探索和領先的供應商合作。”李一男表示。
總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充滿巨大潛力,但同樣充滿激烈的競争。傳統車企加大轉型的步伐,頭部新勢力已經逐漸形成自身的優勢,小米、百度等科技巨頭同樣虎視眈眈,後來者的生存空間其實相當有限,在技術落後的情況下追趕的難度逐漸擴大。
對于剛剛起步的自遊家汽車而言,需要面臨融資、生産、研發、銷售等各方面巨大的挑戰。李一男的第三次創業,面對的“江湖”比以前更加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