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1728年的金秋十月,46歲的沈陽人唐英,懷揣着自己的陶瓷之夢,以内務府駐景德鎮禦窯廠協理官的身份,第一次踏上江西景德鎮的土地。294年過去了,時至今日,景德鎮依舊是八方匠人心中的聖地。

今晚的《中國這麼美》,來自中國台灣,同樣也是第一次來到景德鎮的康姆士樂隊,将在文化策劃人東方郡的帶領下,推開“中國瓷都”的一扇扇門,去探尋那裡的人們,和他們的生活。

“看不懂”的幹道甫

康姆士一行人見到白袍巫師甘道夫當代藝術家幹道甫的時候,剛好,他的一爐柴窯作品要出爐了。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與精準控溫的電窯、氣窯不同,柴窯,這種原始燒造的、火與土的對話,進窯便不受人力左右,出彩與燒廢,往往一線之差。随機性帶來巨大的驚喜與藝術享受,創作者對柴窯的堅持之中,執着的精神更甚于炫技的本能。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2002年,幹道甫回到景德鎮陶瓷學院攻讀研究所學生,方向是現代青花。當時,即使在全國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學府,現代青花都隻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沒有人知道它到底該是怎樣一種呈現。幹道甫做了很多嘗試,去诠釋自己心中的現代青花瓷藝術。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看不懂,是很多人見到幹道甫瓷畫作品的第一感受。甚至于“丢在路邊,掃地的都不要”的評價,也曾聽到過。“創作的路是孤獨的”,無論是寫歌時的主唱永駐,還是構思作品時的幹道甫,“探索的路上,沒有同行的人”。

“不用為誰,廉售你的高貴。

就追,因為你真的棒,是真的棒”

——康姆士樂隊·《棒》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一年又一年,作品從幹道甫的筆尖釋放,在爐火中重生,凝固了時間,留住了歲月。“我用生命的流失,放進泥土,它變成了瓷。”

“瞎子哥”不瞎

羅國新,盡管江湖人稱“瞎子哥”,卻有一雙發現美的慧眼。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瞎子哥的工作室裡,沒有一件完好無缺的瓷器。景德鎮的古瓷片,很多都源于宋元至明清代官窯的殘次品,也許隻是一點小小的瑕疵,釉料的澀滞、發色的不均,便讓它們從此與宮廷無緣,粉身碎骨深埋于地下。

多年來,瞎子哥像個不被了解的“傻子”一樣,從景德鎮各處搜集古瓷片,清洗、分類,再一片一片地拼接,盡量找回它們本來的樣子。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原本在北京做生意的瞎子哥,也算事業有成,可偏偏機緣巧合,跟古瓷“杠上”。從繁華的首都來到幾千公裡外的景德鎮,他的人生從此隻與碎瓷為伴。為了古代宮廷甯為玉碎也不願流入民間的瓷器,能夠在今天的世人面前重制光華,他不惜散盡千萬家财,甚至舉債。

“你總是慢慢的爬,

世界這麼大,我陪你好嗎?

我總怕有天會崩塌,

倔強的你不說,要我陪你一下”

——康姆士樂隊·《我不希望你孤單的去面對整個喧嘩的世界》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不隻有瓷器

這個在周末集市上和朋友組樂隊表演的主唱叫柯嘉,負責陶溪川大劇院演藝發展和營運。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在接受這份工作之前,柯嘉是一名歌劇演員,留德進修14年的抒情男高音,景德鎮,是他的老家。

這座目前江西省設施最新的大劇院建成之後,他一直很想組建一個專業的歌劇院團長期在這裡演出,奈何人才引進的困難和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夢想一直都還隻是夢想。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為了康姆士樂隊的到訪,柯嘉第一次以演員的身份站上陶溪川大劇院的舞台。“沒有人知道我姓名!等黎明照耀大地,親吻你時,我才對你說分明”——《今夜無人入睡》是歌劇《圖蘭朵》最著名的詠歎調,鞑靼王子卡拉夫是作為歌劇男演員的他,最渴望企及的高度。

“多麼瘋狂的是我,

多麼真摯的是我,

你要如何我們就如何”

——康姆士樂隊·《你要如何我們就如何》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無論在空蕩的劇場,還是人潮湧動的集市,總有人為心中的夢想高歌;無論聽者寥寥,還是相和而歌,那聲音回蕩在景德鎮的上空,告訴人們,這裡,不隻有陶瓷,還有把孤獨伴着夢想前行的人們。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主唱永駐說:“人都是在孤獨中成長的,第一步通常都比較難。”但真正懷揣夢想的人,跨出了這第一步,無論是否有人同行,都會堅定地走下去。

在景德鎮,他們的孤獨裡裝着夢想

《中國這麼美》

騰訊視訊每周四21:00

海峽衛視每周四22:06

東南衛視每周日21:05

編輯 | 翁翔

主編 | 衛貝妮

監制 | 王聖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