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車馬祭祀坑——長方形豎穴深坑。

為了進一步了解血池遺址布局、内涵、年代和屬性,2018年度,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總結之前發掘成果的基礎上,對該遺址位于中山梁南部的49座祭祀坑進行了發掘,同時對東山梁的一處道路遺迹進行了局部發掘,共發掘1000平方米,發掘的49座祭祀坑中,含47座車馬坑、2座三牲“獻食”祭祀坑。此外,出土玉器、銅器、鐵器、石器、骨器等454件(組),以玉人、玉璜、玉琮、車馬器和部分鐵器為主。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三牲”祭祀坑。

據通報,發掘出的這些車馬祭祀坑以長方形豎穴深坑、窄長形豎穴坑和長方形豎穴洞室坑為主。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研究員在所作的《2018年度陝西田野考古工作綜述》報告中說,“雍山血池秦漢祭祀,是第一處從考古學上究明的秦漢時期皇家祭天遺址,也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性質明确、持續時間最長的‘皇家祭天遺迹’!”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車馬祭祀坑——長方形豎穴洞室坑。

“在距雍城遺址約48公裡的寶雞市吳山祭祀遺址,去年對遺址中部台地的8座祭祀坑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共計800平方米。祭祀坑内均為四馬一車,馬身佩有馬銜、馬镖等青銅馬具,與身後的馬車處于駕乘狀态。坑中發現了農具鐵鍤和祭祀用的男女玉人、玉琮等。鐵锸的發現暗示着吳山祭祀遺址或許與祭祀炎帝有關!”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車馬祭祀坑。

目前,考古調查血池及周邊祭祀遺址區域30平方千米,勘探161.6萬平方米,發掘血池遺址1000平方米。再次獲得中國田野考古最高獎——“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一等獎;吳山祭祀遺址共發現各類遺迹機關106處,确認遺址面積8萬平方米。基本可以确認,該遺址與鳳翔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的内涵相同,年代比血池略早。

血池遺址可能是劉邦在雍城郊外設立的祭祀固定場所“北畤”

秦漢“皇家祭天台”——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位于寶雞市鳳翔縣城西北的柳林鎮血池村,東南距秦雍城大遺址15公裡。遺址總面積470萬平方米,2016年,經過先期發掘,共确認各類建築、場地、道路、祭祀坑等相關遺迹3200餘處,在各類祭祀坑中出土專門用于祭祀器物2109件(組)。考古人初步判斷,血池遺址可能為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在雍城郊外原“秦畤”基礎上設立的國家最高等級、專門用于祭祀天地及黑帝的固定場所——北畤。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發掘區域。

據最新通報,通過近三年來的大規模調查勘探和選擇性發掘,已确定血池遺址系目前我國秦漢時期“祭天”遺址中,與文獻記載完全對應,由選址與地貌關系、壇場、祭祀坑、建築、道路、外環溝及本體以外的相關設施所構成的完整“雍畤”文化遺存。發掘出的實物資料,對于深化秦漢禮制、秦漢政治、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航拍圖(西北—東南)。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航拍圖(俯拍)。

從發掘出土的大量建築材料觀察,多為外飾豎直粗繩紋,内壁布紋的筒瓦,外飾斜向粗繩紋,内素面的闆瓦,回紋鋪地磚等典型的西漢時期建築材料,有部分建築材料顯現出戰國晚期的特點,進一步明确了血池遺址的性質、年代問題。發掘出土的“上畤”、“下祠”、“上”等陶文,為“秦四畤”和“漢五畤”之間的傳承關系提供了參考和借鑒。新發掘出的道路寬3.5—3.8米,是從山下登臨山頂祭祀壇場的主通道。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在血池遺址發掘現場檢查指導工作。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在血池遺址發掘現場。

據了解,在發掘的同時,同步展開了調查與勘探工作,全面完成了血池遺址本體範圍内的勘探任務,明确了該遺址470萬平方米總體布局範圍内各功能區的内涵和屬性,為下一步對遺址制定保護規劃提供了詳實依據。此外,通過對血池周邊區域的調查勘探,以及在靈山南坡、“列王墳”等地的發現資料,為下一步探尋“吳陽下畤”、雍畤祭祀場地與京城之間“通權火”禮儀提供了文獻以外的實景參考。

血池遺址祭天用的馬匹都是挑選出的“幼年弱馬”

“血池遺址最新考古發現,秦人在祭祀時使用了大量的馬匹,但為了節約資源、保護戰備實力,這些祭馬都是經過挑選的幼年弱馬。”血池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漢研究室研究員田亞岐介紹,祭祀選用幼年弱馬,似考慮儲存強健馬匹以滿足實用需求,而以小馬弱馬滿足祭祀用途,符合秦人注重實用的原則。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祭牲種屬。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遺址、北鬥坊祭牲種屬。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血池、吳山遺址祭牲種屬。

近年來,實驗室考古對該遺址出土的祭祀用的馬、牛、羊動物标本,進行了相關DNA、測年、性别、口齒年齡和毛色等标本的資料收集和檢測分析。《史記·封禅書》記載,雍畤祭祀用“駒”與“犢羔” ,而血池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用作祭品的大量馬骨,經檢測确實屬于6至9個月大的幼年馬。

田亞岐表示:“科技考古工作者還從考古資料與古文獻記述的銜接方面做了系列研究,從馬的體質病态學角度觀察,檢測結果說明,這些馬當時可能真的是經‘相馬’之後,有意挑選出來的幼年弱馬。相馬最好的時間就是馬匹6至9個月大時,這說明秦人當時已經懂得用不符合良馬标準的幼年馬做祭品,既可以節約飼養成本,也可儲存強健馬匹以滿足戰備需求。這種選擇展現的智慧,特别符合秦人注重實用的原則。”

此外,通過對馬骨進行的動物锶同位素、食性的檢測分析,證明這些祭祀的幼年弱馬并非一個血統,來自四面八方,也證明了文獻所記當時國家舉行隆重祭祀活動時,由各地提供助祭物資的情景。這一新成果為研究秦代的祭祀禮儀和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重要線索。

另一處吳山祭祀遺址,可能是“吳陽下畤”

2018年下半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等機關,對與鳳翔血池遺址遙遙相望的吳山祭祀遺址進行了發掘,基本可以确認該遺址與鳳翔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内涵相同,年代較血池略早。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吳山遺址發掘區俯拍。

截至目前,已确認該遺址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發掘出的8座祭祀坑,形制完全一緻,全部為近似方形的車馬祭祀坑。每座祭祀坑長約4.3,寬約3.8—4.0米,深度0.3—2.8米不等。坑内均為四馬一車,馬骨儲存相對完整。馬身佩有馬銜、馬镖等青銅馬具,與身後的馬車處于駕乘狀态。在祭祀坑中發現了農具——鐵鍤和祭祀用的男女玉人、玉琮等級别較高的器物,以及配套用的青銅車軎、馬飾、馬镳、馬銜、箭镞等車馬器。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出土的玉人。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吳山遺址祭祀坑。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吳山遺址出土的鐵锸。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吳山遺址出土的玉人。

血池遺址發掘49座祭祀坑,出土文物454件

▲吳山遺址出土的玉琮。

鐵锸出現在祭祀坑中,表明它已經不僅僅是農具,而是與玉器、車馬同屬祭品。這對判斷吳山祭祀遺址的性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專家稱,鐵锸的發現暗示着吳山祭祀遺址或許與祭祀炎帝有關。

文獻記載,在吳山附近,有祭祀黃帝的“吳陽上畤”和祭祀炎帝的“吳陽下畤”。而炎帝自古以來被人們尊稱為“農神”祭祀,鐵锸農具作為特殊祭品在每個祭祀坑出現,可以推斷吳山遺址可能是“吳陽下畤”。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就盛行祭祀“五帝”,在都城雍城四周修建了“密畤”、“鄜畤”、“下畤”和“上畤',稱之為“秦雍四畤”。漢高祖劉邦登基時,在秦雍四畤的基礎上,又修建了“北畤”,稱之為“漢雍五畤”。

考古專家稱,根據考古發掘血池、吳山兩個遺址的特點,不僅為尋找其餘三個畤提供了線索,擴充了對漢雍五畤的研究,也對秦漢國家祭祀禮儀發展脈絡有了清晰認識,對研究國家祭祀制度、中華文化整合發展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的古今之變,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時代價值。

中國的祭天文化是源于中國古代先民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意識的一種曆史文化現象,但伴随着的是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堅持不懈地對宇宙的探索和天文觀測。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更突出天的理念,祭天即是祭地、祭人,祈望天、地、人在自然環境或生态系統中和諧共生。

文:文彙報駐陝記者韓 宏

圖: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

編輯:韓宏

責任編輯:朱 輝

轉載自:文彙獨2019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