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2974,斯蒂芬-庫裡擡手一扔,卷袖拂塵間就破了雷-阿倫的NBA三分曆史紀錄,從這天起,數字會像那顆飛向籃筐的皮球,一直向前,再向前。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往前10年,效力凱爾特人的雷-阿倫在2011年打破雷吉-米勒2560記三分的紀錄,然後在2014年退役,紀錄就此塵封了7年。在他之前,米勒的紀錄也保持了6年,但從庫裡的超越開始,幾位老同志的紀錄不會停留太久。

詹姆斯-哈登隻差51顆三分就要超越米勒進入曆史前三,他本季場均進2.5記,也就是20場左右,達米恩-利拉德、勒布朗-詹姆斯都來到曆史前十的門邊。雷-阿倫的2973記花了整整1300場,米勒2560記打了1389場,而庫裡把這個數字幾乎從中劈開,隻用了789場。

時代的聲浪就兩個字,三分。

美國媒體統計,NBA在79-80賽季引入三分線時,各隊場均隻出手2.8次三分,到09-10賽季庫裡新秀年,平均是18.1次。即便是14-15賽季,庫裡和勇士首次奪冠時,還隻有22.4次,但本賽季已經飙升到35.4次。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這并非庫裡一人創造的時代,但他的确是順應并推動三分洪流時代的牌面人物。如今,放眼籃球場,那些剛剛走上賽場的孩子們,紛紛把三分線視作自己的領地,小神射們都在努力調校瞄準鏡。

無獨有偶,CBA的三分球曆史紀錄乘着時代的浪花,也是進行時。早在兩年前,當時還效力于遼甯飛豹的萊斯特-哈德森,在18-19賽季面對深圳,投進生涯第1608記三分,超越了朱芳雨成為CBA曆史三分王。

朱芳雨用了CBA曆史最多的683次出場,換來了1607記三分,前後共計征戰18個賽季(CBA的曆史三分球是包括正常賽和季後賽的總和)。哈德森超越他時,隻用了短短的356場比賽,朱芳雨生涯場均命中三分2.35記,而哈德森當時是4.5記。

那麼,朱芳雨的三分紀錄又是超越了誰呢?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11-12賽季,2011年12月30日,朱芳雨和廣東到訪浙江,在下半場,他投進第3記三分,順帶在生涯總命中數上,超越了八一男籃名宿李楠的1095個,成功登上了聯賽曆史第一。此後,朱芳雨在曆史第一上待了7年多的時間,直到哈德森超過他。

“小李飛刀”李楠CBA生涯征戰了14個賽季,他也是聯賽曆史上第一位命中三分達到1000個的球員。他生涯共出場417場,場均進2.6記三分,與朱芳雨整體差不多,兩人退役時的年齡也相差無幾。

哈德森也并不是外援裡唯一的三分大戶,當年帶領山東打進過總決賽的外援普爾-傑特,也隻用了282場比賽就扔進了1037記三分,如今排在曆史第8位。12-13賽季效力遼甯的外援約什-阿克格農,幾乎是與哈德森三分産量一樣,生涯場均命中4.5記三分。

CBA的三分譜系比較混亂,最好的本土射手是在非常早以前。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2005年退役的“中國喬丹”胡衛東,生涯一共出戰262場,命中876記三分,場均高達3.35記,生涯最恐怖的99-00賽季,他場均竟然出手三分17.3次,簡直是匪夷所思。若不是CBA成立時他已經25歲,生涯在CBA隻效力了10年,李楠與朱芳雨都很難接近他的三分紀錄。

可他還不是最猛的,吉林的虎王孫軍,生涯出戰219場,投進了748記三分,場均超過3.4記。孫軍最巅峰的02-03賽季,以47.2%的三分命中率每場扔進4.5記三分,賽季場均33分,他和胡衛東年齡相仿,是那個時代的投射傳奇,隻不過曆史限制了他們。

其實CBA的三分時代來得很早,早在二十年前,老一輩球員就知道與國際賽場,尤其是NBA那種魔鬼筋肉人對戰,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孫軍在聯賽砍下70分,南韓的許載曾在世錦賽單場拿過62分,不止是中國聯賽,整個東亞的投射都是極其準的。

在CBA的三分排行榜裡,兩個因素影響非常大,其一是外援的湧入,其二是賽季場次的變化。盡管哈德森和如今的庫裡一樣,幾乎隻用一半的時間就超過了前輩,從2019年後就在不斷地重新整理CBA的曆史三分紀錄,可CBA也在三分大潮中嗎?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98-99賽季,廣東在正常賽場均出手30.5次三分,命中10.9記,那是CBA史上第一支賽季場均出手三分30+的球隊。宏遠骨子裡一直都有靈動快打的南派基因,他們在前一季就是最喜遠射的球隊,而這一季因為CBA使用每節12分鐘制後,資料再次增長。

與廣東完全相反,遼甯場均隻出手17.7次三分。

那個賽季闖進總決賽的八一和遼甯竟然是聯賽出手三分最少的兩支球隊,這樣可以看出,當年三分的重要性确實不夠高。直到00-01賽季,八一才成為了第一支在正常賽出手三分數第一(30.4次),同時最後奪冠的球隊。

前文提到,庫裡剛進NBA時,聯賽平均隻有18.1次三分出手,而在前一季的08-09賽季,NBA一共隻有6支球隊出手三分超過20+,最少的雷霆竟然隻有11.6次。同時期的CBA,史上第一次全部球隊場均三分出手都超過了20次。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當時CBA與NBA的風潮是相反的,籃球世界認為的正統還是更好的對抗,隻有對抗弱的球隊和聯賽才會出現大量的三分投射。不過,NBA已經出現三分極為出色的強隊,最具代表性的是06-07賽季的太陽和08-09賽季的魔術,他們的三分出手和戰績同時居于前列。

NBA的三分潮流就是以此為基礎,開始往前狂奔,10-11年的小牛,12-13賽季的尼克斯,14-15賽季的騎士、火箭、勇士,都是三分出手數在聯賽前五,同時戰績位列東西分區前三的球隊。再加上熱火時代的小陣容,這些特點被全數融合到了庫裡的那支勇士,最終,時代風向從金州吹向籃球世界。

同時期,經過11-12賽季哈德森的青島和12-13賽季阿克格農的遼甯,這兩支球隊的探索,13-14賽季,新疆終于在正常賽三分出手最多的同時打進了總決賽。隻不過,哈德森錯過了成為庫裡的機會,他前兩場三分17中2,盡管後4場25中13,但終究是破不了北京。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幾年後,CBA也迎來了三分浪潮。

17-18賽季,全聯賽三分出手激增,新疆場均達到37次,就算在NBA當時也僅次于休斯頓火箭的魔球。不過,NBA繼續狂奔,到這兩季,每年正常賽場均三分出手超過40次的都有好幾支球隊,而CBA卻恰好相反,逐漸回落,每年隻有少數幾支球隊超過30次。

CBA的變化涉及到關鍵因素是外援從4節6人次改到了4節4人次,外援時間減少實際上也造成了三分整體出手的下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FIBA規則的影響,CBA始終在時代的聲浪裡徘徊,彳亍。

在過去很多年,準确是國家隊失去姚明的巨型屏障後,中國男籃的投射一直為人們所诟病,很多人都在懷念更早年老一輩國手們精準無比的投射。這也是現代籃球發展的方向,快捷高效準确,三分的地位越來越高。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近兩年,廣東的快打旋風主宰了聯賽,浙江上賽季的成功崛起,使得一些球隊開始嘗試球風的轉換。這個過程并不像勇士奪冠後帶來的旋風效應,更像是在勇士之前的太陽、魔術、詹姆斯一星四射的熱火和騎士,是在探索時代風潮轉變的可能。

盡管哈德森早已經打破CBA曆史三分球紀錄,并且不久後,他還會回到聯賽繼續不斷地重新整理紀錄,但他的巅峰沒能像庫裡那樣與時代浪潮相融合,如今他已37歲了。

如果未來幾年,CBA像NBA一樣進入三分大潮時代,那麼聯賽也需要有庫裡、哈登、利拉德等類型的球員來引領風潮,當然,也或者又出現如姚明般的球員把籃球拽回内線也不一定。

哈德森和庫裡,CBA與NBA錯亂的三分時代

NBA風向的轉變因為庫裡和勇士而提速,CBA同樣在曆史轉角,會有這樣的球員和球隊出現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