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鳳樓開阖引明光,花酎連添醉益香。欲知帝女薰天貴,金柯玉柱夜成行。”這是一首創作于唐朝時期的古詩,描寫的是慶賀公主搬新家時的情景,從中可以看到公主的奢華生活,無一處不彰顯着皇帝女兒的尊貴身份,得寵的公主地位可以與皇後相媲美,比如唐朝的太平公主。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皇帝的女兒沾了皇族的血統,仍然有着尊貴的身份,她們從小錦衣玉食,過着人上人的生活,就連她們的婚姻也要經過重重的“考核”。一般情況下,古代公主出嫁前,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公主由來,婚嫁說法

“公主”一詞,我們都知道是帝王的女兒,但很少有人知道“公主”的由來。公主最早出現在周朝時期,據《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在周期時還沒有皇帝一說,最高執政人稱為“天子”,天子的女兒不能同宗結婚,隻能下嫁于諸侯。

而諸侯又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同姓諸侯以公爵地位最高,是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子嫁女兒下嫁給諸侯時,必須要由同姓的“公爵”來“主持”,到後來就把皇帝的女兒都統一簡稱“公主”。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皇帝的女兒是除了皇後以外最為尊貴的身份,代表着皇家的血脈,是以能夠與皇帝女兒結婚之人都可以說是高攀,但這種高攀式的婚姻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迎娶公主稱“尚公主”,而公主下嫁則稱“将嫔”。前者是附馬嫁入公主府,後者則是公主嫁入夫家。

天之嬌女,試婚制度

皇帝的女兒可以說是天之嬌女,尤其那些受寵的公主更是被俸若掌上明珠,吃穿用度都是用最好的,接受的是最正規的教育,接觸的是最奢華的用品,這才是真正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線上,天生的優越感讓她們從小就培養出極寬廣的見識。

這樣優秀的女子,要身份有身份,要錢财有錢财,身為公主長相也不會太差,用現代話來講簡直就是白富美中的極品,以公主這樣的尊貴身份出嫁,必定不會讓她們受任何的委屈,一旦受了委屈,那有損的也是皇家的顔面,是以,為了公主的幸福婚姻,皇室制定出了“試婚”制度。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這個“試婚”可不是如今未婚先同居的意思,而是挑選一名陪嫁宮女先侍奉附馬,代表的是公主去體驗附馬的人品如何,一家人的情況如何,其中也包括房中之事都要先替公主了解清楚附馬的情況,一切合格後,公主才可以風風光光地出嫁。

精挑細選,陪嫁宮女

陪嫁宮女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得了的高端“職業”,伺候公主的宮女不在少數,但能夠成為陪嫁宮女的隻有一人,要經過精挑細選合格後才能先侍奉附馬,而這其中的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

陪嫁宮女必須要身體素質好,沒有任何疾病,還得是處子之身,至于容貌不需要長相太漂亮,否則會影響公主以後的幸福生活,寵妾滅妻之事在古代也不是沒有過,雖然陪嫁宮女是自己選的,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一點是女人的心裡通病,隻要長相過得去就可以。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陪嫁宮女要心細。陪嫁宮先先侍奉附馬時,通常先到附馬家生活一段時間,了解附馬家中的情況,比如接人待物、人情世故、家族門風等等,大到房中之事,小到飲食作息,都要事無巨細地向公主彙報,是以說陪嫁宮女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事。

一時風光,悲劇一生

當公主與附馬成婚之後,陪嫁宮女仍然侍奉在身邊,這時的陪嫁宮女也算是風光一時,畢竟自己也是侍奉過附馬的人,雖然身份是宮女,但多了一些關系,總要比那些普通的宮女身份要稍高一些,隻不過也僅限于此,以後面對陪嫁宮女的則是她們的悲劇人生。

起初公主也許會感謝陪嫁宮女的付出,這還得在公主仁慈的情況下,但時間長了就會存在一些非常尴尬的事情。比如在公主身體不友善時,陪嫁宮女就要代替公主伺候附馬,一來二去有了孩子,那麼陪嫁宮女就不能再是宮女,會被擡為小妾,雖然地位遠不如公主尊貴,但自己也從仆人變成了主子。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隻是這并不代表着陪嫁宮女的日子會好過,遇到小心眼的公主,那就是新的一場宮鬥劇,死的肯定是小妾。即使孩子生下來也是庶子、庶女的身份,無法與公主的子嗣比肩,在公主的壓制下,尴尬的陪嫁宮女和她的孩子都注定着悲劇的一生。

别以為這些陪嫁宮女日後有出嫁的機會,根本沒人要。古代都重視女子的貞潔,自己的女人都必須是完璧之身,而陪嫁宮女早就把第一次給了附馬,不說是附馬的人,但也不能随便嫁給其他人,大多數陪嫁宮女如果沒有子嗣的話,就隻能在公主身邊終老,做一個忠心的老宮女。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而不受公主待見的陪嫁宮女則會被趕出宮中,或許會給一些“養老金”,但對于漫長的生活來講,那就是杯水車薪。被趕出宮的宮女很少有人要,即使嫁出去了也是貧困人家,成為另一個男人的生育工具,她們的一生半點都不由自己說了算,不得不替這些陪嫁宮女感到悲哀。

小結

公主是金枝玉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她們總是高人一等,就連婚姻還要派陪嫁宮女先去侍奉附馬,測試附馬是否過關,如果附馬不合格,那這個陪嫁宮女的一生就是“廢了”,合格的話也是用一個尴尬的身份侍候公主與附馬兩個人,這就是陪嫁宮女注定的人生悲劇。

公主出嫁前,為何會讓陪嫁宮女先侍奉驸馬?結果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總以為那些侍候皇親國戚的宮女地位會稍好一些,其實并不然。她們的命運反而更加的悲慘,能活到老都是幸運,很多因意外而夭折,還有一些就是孤獨終老,一生孤苦伶仃。相比之下,我們為生在男女平等的社會而感到慶幸,雖然不能保證都有百分百的幸福婚姻,但至少能夠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力。

參考資料:《夜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