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古錢币的鑄造工藝變化程序

今天我們講一下中國古代錢币的鑄造方法,大家看圖檔裡這三枚錢币,這三枚錢币分别是半兩錢先秦戰國時期秦國的錢币,康熙通寶是清代康熙年間的錢币,十文是機制币民國時候的錢币,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還真是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今天拿出這三枚錢币來主要是講一講中國古代錢币的鑄造方法的演變。

我國古錢币的鑄造工藝變化程式

首先大家應該了解一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鑄币的國家之一,早在商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青銅錢币的鑄造,現在通過考古的一些發現最早的青銅的錢币,也就是鑄造的銅貝當時是商代晚期所鑄造的,比半兩錢早了很長時間,當時的銅貝還有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先秦時候的半兩錢,它的鑄造方法就是最古樸最傳統的鑄造方法就是範鑄法,什麼叫範鑄法呢?

我國古錢币的鑄造工藝變化程式

範鑄法就是用這種泥範,銅範或者石範進行鑄錢,簡單地說就是将液體金屬澆注到具有錢币形狀相同的模具裡面,然後待其冷卻以後形成錢币,範鑄法鑄造的金屬錢币或者是金屬器皿的時候它有一個流程大概就是。

第一個制作模具,就是制範。

第二點就是将液态的金屬澆注到範的當中。

第三就是自然冷卻。

第四就是取出澆鑄進去的鑄形,有的可能是錢币,有的可能是青銅器等等。

我國古錢币的鑄造工藝變化程式

第五就是加工,進行精細的處理,加工進行精細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會磨一下邊道,進行一下簡單的這個修整,打磨外緣和内郭的工藝流程在半兩錢鑄造的時候是沒有的,出現的時間較晚,是圓錢出現以後,也就是出現于西漢的漢武帝的三铢錢,定型與就是漢武帝時候的赤仄五铢,後來就一直延續下去了,後來的一些錢基本上都會進行一下邊道和穿口的修整。

我國古錢币的鑄造工藝變化程式

第二個就是翻砂鑄錢就像康熙通寶,翻砂鑄錢是出現在什麼時期呢?首先大家了解了範鑄錢它是從商周就開始出現了,然後一直延續到隋唐的時期,翻砂鑄錢也就是咱們說的母錢的翻砂鑄造法,它大約是從隋唐開始一直使用到清代的前期,從目前的研究還有掌握的實物分析,早在南北朝的時候翻砂鑄法就已經出現并使用,但是到五代十國的時候還有一些地區,還在使用範鑄的工藝進行鑄錢,相信大家也能了解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總有一些地區這個先進一些地區落後,是以完全普及還是在唐朝以後。

第三個就是十文的錢,這個就是鍛壓鑄造錢币,這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鍛壓鑄造錢币是開始于清朝末年,然後一直到民國沿用到現在,咱們現在鑄造的硬币也是鍛壓鑄造後來改進的一種鑄造方式,具體的我不太清楚,如果大家清楚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繼續閱讀